第35章 杀戮的理由(十四)(2/3)
,要么就是兵力不足之下拆东墙补西墙,要么就是大肆征召新兵,战斗力越来越差。”
陈玉成微微点头,他对林凤祥的看法非常赞同。韦泽离开太平天国之后,太平天国再也没有如同韦泽这样能够轻松的破军杀将的野战军,各个将领都把精锐当作宝贝疙瘩,当作在关键时刻定胜负的筹码。更不可能把自己的精锐拿出来与其他将领联合。这种畏首畏尾,只懂得打如意算盘的态度反倒导致很多原本有可能打赢的仗输掉了。
林凤祥劝说道:“玉成,张应宸的事情不会那么顺利,不过你我若是合兵,部队重编之后我让你来掌兵,我做参谋长。一切营运皆如齐王的总参谋部,我的部队里头有专门负责练兵的作战训练处,野战部队有补充,只会越战越强。以前我不知道齐王练兵的诀窍,他的部队是分士官与军官。在部队里头全面教人读书认字,哪怕是士官也能读懂军令,甚至能写军令。有这些士官主持,部队才是真正的如臂使指。与齐王一比,我等手下的士官们根本不合格,更不用说军官了。齐王总是以以强带弱,所以越战越强。可我等有了强军,恨不得藏着掖着,生怕有什么闪失。反倒是越战越弱。”
听了林凤祥的讲述,陈玉成心中大赞。不过想到自己的部队从此就要与林凤祥合并,且不说陈玉成自己心中就有疙瘩,即便是陈玉成已经同意,可他的部下们是否愿意与林凤祥合并,而且合并之后完全采取新的军制,陈玉成心中一点都不乐观。他也只能表示自己先与部下商谈此事,尽力促成。
陈玉成的答复并没有超出林凤祥的意料,若是陈玉成现在说他绝对能把事情办好,林凤祥才会觉得意外。韦泽的部队在建立制度上有先天优势,他们从九年前兵力不过数千的时候就建起了总参谋部制度。扩军之时就有了制度,部队是完全统一的。想到太平军这些年来不仅没有能统一起来,反倒是越来越分裂,林凤祥心中只觉得有些悲凉。
与陈玉成达成了协议之后,林凤祥就继续拜访天京城中的其他文武。而张应宸并没有接待林凤祥,林凤祥前去拜访的时候吃了个闭门羹。张应宸“病了”。
就在林凤祥正在努力的时候,天王洪秀全下了诏书。诏书中以天京城粮食不多为理由,命林凤祥前去东西梁山驻守。东西梁山距离芜湖很近,诏书上写的很客气,林凤祥部队的粮草补给,由芜湖方面负责。
林凤祥又不是傻瓜,看了诏书就明白了洪秀全的想法。很明显,洪秀全根本不希望建立起总参谋部制度,所以直接把林凤祥打发到远离天京城的东西梁山去。只要没人在京城内挑头要搞总参谋部制度,这件事也就是到此为止了。
正因为理解了洪秀全的想法,林凤祥立刻前去求见天王洪秀全。得到的回复是,“天王身体有恙,不能接见臣下!”这个理由可把林凤祥给气坏了,洪秀全若是不愿意建立总参谋部制度,他大可公开反对么。搞这等权术算什么?
可洪秀全不见,林凤祥也没办法直接冲进皇宫,抓住洪秀全逼问。而且洪秀全不上朝,却还有充足的能力影响朝局。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此时就显露出他们的价值来。两人先是公开说了洪秀全下令让林凤祥去守东西梁山,接着就催促林凤祥赶紧去,不要在天京城里头空耗时间。福王洪仁达甚至公开说道:“彰王,既然天王有令,我等就只能停了你们在天京的粮食。只要你到了东西梁山,自然就能从芜湖得到粮食。”
林凤祥对石达开有诸多不满,可石达开强制逼着洪秀全夺了洪仁发、洪仁达王爵的事情,林凤祥是无比赞同的。就是有这样的混账东西在天京城里头胡作非为为,才会逼得外面的将领们对太平天国的中央政府越来越绝望。
可不管怎么不满,林凤祥也没办法逼着洪秀全按照林凤祥的计划行事。不得已,林凤祥只能先带兵前往东西梁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1852铁血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35章 杀戮的理由(十四)〗地址https://m.888gp.org/2_268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