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欲静而不止(一)(2/3)
道:“老左,像你这么优秀的人不多,绝大多数公务人员都是很普通的人。从我的角度考虑,我只能考虑如何让整体的效率提高,而不是搜寻一群天才,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官位上。制度的优势胜过个人,有了正常的退出机制,年轻人才有崭露头角的机会。竞争才会激烈。那些优秀的人才就能胜出。这比选择天才更有效,也更公平。”
看左宗棠还是没有认同的意思,韦泽说道:“老左,为革命工作努力是付出,为革命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也是付出。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做出些牺牲。”
左宗棠想立刻对韦泽说,他不愿意。话到嘴边,左宗棠又觉得说不出口。历史上那些“致仕”的事情在左宗棠脑海里面蹦了出来。古代君臣也得有“礼数”。臣下致仕要反复请求,君主们则要反复挽留。最后弄出一个君臣相知善始善终的戏码出来。哪里见过韦泽这种如此坦率的就直接要求部下退休的事情。而且听韦泽的意思,以后退休会有一套非常严的标准,到时间就得滚蛋。
想到自己将是退休制度里面第一个滚蛋的家伙,左宗棠又想抨击韦泽这么搞是看人下菜碟。不过转念一想,左宗棠又觉得自己这么抨击毫无意义。退休制度一确定,左宗棠或许是第一个退休的,接下来退休的99.99%以上都是韦泽的老部下。如果从得了头彩的角度来看问题,上史书的肯定是第一个退休的左宗棠。后面那成千上万的人也就只能籍籍无名了。
想到这里,左宗棠问道:“都督,你为何要现在搞这个呢?”
韦泽坦然答道:“现在搞,大家还年轻,反弹也会小些。等这帮人都都到了退休年龄,条例一公布,他们面临立刻退休或者两三年就退休的局面,这件事的难度就变大了太多。如果老左你肯帮一下,我万分感激。要是你不肯帮,那我就自己上。既然搞了公务员制度,那就必须有一套制度才行。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制度一旦敲定,执行者就不是我。我反倒不会面对那么多怨言。”
左宗棠又思忖了一阵,他答道:“既然陛下这么讲,我认了!”
左宗棠认了的事情就不会反悔,在三会中央会议上,左宗棠提出了完善退休制度的建议。就在左宗棠发言之前,外交部长李新带着轻松的心情听着中央委员提出自己的意见。部队的探矿队伍在新购买的5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现了好多砂金矿。北方冰原上并不缺乏水,设备往那里一拉就能开始淘金。去年一夏天就掏出来了十几吨黄金。
有了这样的巨大刺激,光复军已经受命在北美扩大地盘。陆军向东边突破马更些山脉,向西顺着落基山山脉疯狂前进,一路上在各个要点上不断插旗,建立据点。海军则是开始占领北太平洋与北冰洋里面的各个无人岛,在上面树立中国标志。
李新很清楚,这么干起来,迟早要和英国人发生严重冲突,军委对此也非常清楚。外交部与军委都赞同一个观点,即便是中国不这么做,也迟早和英国人发生严重冲突。把水搅浑,实力强的一方才能得到更多好处。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从英国人身上学到的外交伎俩。
当军委不再指责外交部的时候,其他部门自然也就消停下来就李新这一趟世界游,他明确了未来中国最大的敌人只有英国一家。在中央尚未完全控制的西部,新疆与中亚固然要面对俄国人的势力,英国人的势力也不可小觑。在西藏,那就完全要面对英国佬。
中英矛盾不仅没有因为停战而解决,反倒出现了深化的态势。在未来,一定会有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清算。参与那场清算的可未必只是中国与英国两家。
法国、荷兰在交出了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后,已经被清算了。可韦泽大笔一挥,在伏尔加河上画了几个圈圈。如果中国没有进入工业时代,这也就是韦泽唯心主义念头爆发,做了几个白日梦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1852铁血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336章 欲静而不止(一)〗地址https://m.888gp.org/2_268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