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佛门不清净(2/3)

晋做什么都是对的,这让旁边的李休也有些无语。

既然李晋在回来的路上,李休也就不急着回去了,当下再次向马爷询问灵感寺的事情,毕竟听他话中的意思,灵感寺表面上虽然是座寺庙,但实际上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竟然让马爷也对灵感寺如此的痛恨!

“嘿嘿,要说起这灵感寺,那话可就长了,不过你也应该知道佛门在民间的影响力极大,我大唐初立时,陛下奉老子为祖先,从而尊崇道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扶持道教,从而削弱佛门在民间的影响力,不过佛门在民间的基础极深,哪怕道教有朝廷的支持,在民间也依然输佛门一筹。”马爷这时缓缓的开口讲解道。

“佛门的影响力的确很大,也多亏佛门流派众多,使得佛门人心不齐,这才对朝廷没有形成太大的威胁。”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道,之前玄奘想要西行取经,从而消除佛门各流派之间的异见,不过他的心愿虽然伟大,但却不利于大唐的统治,所以李世民拒绝了他西行取经的建议,这也使得玄奘最后只能偷偷的逃出大唐。

“你的话倒是有一句特别的对,的确多亏了佛门人心不齐,否则陛下早就效仿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灭佛了,毕竟若是佛门统一了人心,那这股势力简直比当初的突厥还要可怕,而朝廷是绝对不允许国内有这样的势力存在的!”马爷提到佛门时,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随后又将他厌恶灵感寺的原因讲了出来。

佛门之所以在民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除了以宗教迷惑人心,拥有大批的信徒外,还与佛门拥有大量的土地、财产有着巨大的关系,毕竟单纯的宗教并不会让朝廷感到威胁,可是一个拥有海量的信徒,而且还掌握着巨大的财力、土地的宗教,却绝对会引起朝廷的警惕。

自从汉朝引入佛教之后,佛门在中原各地也是蓬勃发展,寺庙是越建越多,而且很多信徒愿意将自己的财产捐给寺庙,使得寺庙拥有大量的财富,之前的统治者也需要佛门来愚弄百姓,于是给了佛门许多特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寺庙的土地不用纳税。

大唐建立之后,除了贵族拥有的数量固定的土地外,其它土地都要纳税,比如一个贵族的封地是一千亩,那么他这一千亩地是不用交税的,可是如果他通过购买的手段拥有更多的土地,那么这些土地则是要交税的。

相比之下,寺庙在土地方面却拥有连贵族都无法拥有的特权,所有记录在寺庙名下的土地,无论大小,都是不用交税的,许多人为了避税,就把土地主动捐给寺庙,然后每年交给寺庙一定的税,当然这个税肯定比朝廷地低,而且寺庙也有钱,自己也购买大批的土地,结果这就导致寺庙拥有的土地数量急骤增加,而朝廷能够收税的土地却因此减少。

可以说光是土地兼并一项,就足以让朝廷对佛门的警惕,毕竟历朝历代几乎都亡于土地兼并。不过除了土地之外,佛门还掌握着一项十分重要的财源,那就是放贷,而且还是高利贷,时人称之为“长生库”,据说放出十文钱的贷,最后至少也可以收回三十文,后世的高利贷与其相比,都算是良心贷了,据说佛门有三分之一的收入都与放贷有关。

马爷之所以厌恶那个灵感寺,也正是因为佛门的恶行之中,其中尤以这个灵感寺为最,因为马爷掌握在飞奴司,自然可以掌握许多普通人得不到的消息。

据马爷所说,长安灵感寺虽然表面上佛门清净之地,但实际上寺中的僧人借助寺庙的势力,强买强卖、巧取豪夺,从而在长安城周围拥有巨额的土地。另外灵感寺的长生库也是长安各寺庙之中最大的,许多巨商富贾手头周转不开时,都要向灵感寺借钱周转,更有许多农人在遇到天灾 时,不得不向寺庙借贷,结果日后还不上时,最后被僧人逼得卖儿卖女,甚至是家破人亡。

也曾经有人到官府状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懒散初唐】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二十二章 佛门不清净〗地址https://m.888gp.org/31_3131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