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寡妇家有鬼(1/3)
“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
张小乙看向韩文,不是说他喝多了吗?>
韩文也不明白,小御的姐姐接着道:“昨晚小御是让小娟送回来的,回来的时候就不对劲,我也没注意,我还以为他喝大了,就给他扶到他那屋。>
今天早上我起床叫他吃饭,叫了他好几声,他那屋都没搭茬,我以为他睡得死,进屋一瞧……>
他脸色发白,已经没气儿了!”>
“啊?”>
张小乙他们也吓了一跳,刚才听说是小娟给他送回来的,马吉祥他们还笑了一下。小娟当初和小御青梅竹马,后来小娟嫁人,小御伤心了一段时间呢。>
他们还以为小御和小娟旧情复燃啥的,忽然之间来了个急转弯,小御没气了!>
“叫大夫了吗?”>
“叫了,大夫来了给看完说人没死,还有脉,吓着了,我就想起了你了,你快跟我去看看吧!”>
“走!”>
张小乙一挥手,哥几个也无心钓鱼了,急忙跟着御姐回家。>
御姐……别误会,小御的姐姐叫御姐,没毛病!>
小御,本名御小然,据说在前朝的前朝,家里还做过官,但那都是八百年前的事儿了,现在就是个普通老百姓。>
小御呢,他这个人和张小乙他们玩的不赖,但是呢,他又和另一个小团伙也玩的不赖。>
老爷们儿不像妇女,我们几个玩就光我们几个,杜绝和其他人聊天。>
老爷们儿虽然也有小团伙,但和其他小伙伴也能玩的很好。>
张小乙和小御他们相识也是个很偶然的机会,十四五岁的时候,小御他们那帮小伙伴整日在城里疯玩疯闹,而且还成立了个诗社。>
诗社可不是谁都能开的,得有文采。所以说,他们那帮人在同龄的孩子面前非常有优越感。>
你们还撒尿和泥呢,我们都有诗社了。>
可他们那帮孩子吧,咳,学习也扯淡,虽然平时也读书,但读两页就犯困。>
爱读书,更爱休息!>
诗社成立七年,就写过七首打油诗。>
一年憋出一首,一共十多个诗社成员,在一起想诗,平均每天能憋出零点零七六个字。>
有一年五月初五,他们诗社写出了一首咏梅,为了庆祝一年的工作量提前半年完成,他们买了不少粽子。>
小御食量很大,一口气吃了二十一个,之后瘫痪在床,差点死了。>
好在张小乙他们路过,通过韩文的物理催吐,小御吐出来大半,这才缓过来。>
再然后他们就是朋友了。>
当然,>
从那以后小御也算是做下病了,对粽子一类的食品有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有时候看见卖江米的都发虚。>
来到小御的家里,他们家现在不少人呢,他们诗社那帮小伙伴,一共十来个围在一起。>
一见张小乙他们来了,赶忙把他们迎进屋里,相互打了声招呼,张小乙挤过人堆,看见了床上脸色惨白,有出气没进气的小御。>
御姐站在一旁担心的问:“怎么样啊小乙,小御他还有没有救?”>
其他人也都看他,毕竟这里面就他们家祖传干这行的,都知道。>
就怕他说没办法,他要没办法,那谁都没办法了。>
张小乙坐在床边,先是扒开小御的眼皮,其他人看不出来什么,而张小乙却能看出,小御此时的眼神发散,并且非常空洞,这样的眼睛,他还是上次在齐家灵堂的棺材里见到过。>
又看了看舌苔,摸了摸脉搏。>
张小乙抬起头看向御姐,很负责任的说:“姐啊,小御的魂儿丢了。”>
丢魂,一般是在受到极度惊吓之后,魂魄被吓出体外。>
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原因,有时候看到个漂亮大姑娘,看入神了,身体没动,魂魄跟着走的现象也有。>
在旗朝,整个华夏从上古就流传着各种传说,丢魂这种事儿寻常百姓也知道。>
有些活的长久的老太太,比一般法师懂的都全。>
御姐松了一口气,魂丢了不算大事儿。>
在张小乙的前世,在民间叫魂的方法有很多,小孩儿受到惊吓,高烧不退,有些农村懂行的老人就说这是魂丢了。>
把孩子带到受惊吓的地方,叫几声小孩的名字,据说魂魄就能回到身体,之后该打针打针,该吃药吃药。>
咱可别试啊,小孩发烧赶紧送医院,封建迷信不可信。>
但是在这个世界里,这个方法确实管用。实在叫不回来,去道观或者寺庙,让法师写个聚魂单压在枕头底下睡一觉,第二天准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们家祖传道士】最新更新章节〖第4章:寡妇家有鬼〗地址https://m.888gp.org/327_327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