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游湖(1/4)
半塘张府的人口不多,张守言只挑着买了三家子奴婢,帮管着大门、厨房和伺候两个妹妹。>
苏州文化氛围浓郁,连女师也不少。>
张守言也为杏儿和梅儿请了一位女师教导文字。>
进了学的杏儿和梅儿,也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张月杏和张雪梅。>
这日一早,张守言看过两个妹妹,准备出门往码头去办事。>
此时门房来报,说是住在不远的董家夫人派了婢子送了几份礼物来言。>
张守言出了门来,看见站在门边的那个董家婢子正是萱儿。>
“给张老爷请安!”>
张守言有些不好意思:“这个,你家老夫人也知道我去.....董姑娘那里的事?”>
萱儿唯唯诺诺的:“夫人一直卧床,哪里知道这些,其实都是姑娘的意思,昨日张老爷给的太多了些,不能不好生回礼。”>
“多什么?你们董家欠债不少,老夫人还要吃药,你家姑娘偏偏还只肯当个清倌人,这日子如何是个头?我这多帮衬一点,也是算街坊一场吧。”>
萱儿似乎被张守言说到了心里,眼圈红了一红,又忍不住发问。>
“张老爷可是要出城?不知几时才能回来?”>
张守言奇道:“萱儿可是有事?”>
萱儿咬咬牙,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替董小宛自作主张,却还有些犹豫。>
但是自从董小宛卖艺以来,从南京到苏州,那么多客人里,也真就这位张老爷把她萱儿当做一个人儿看待,语气平和风趣,毫无高高在上的姿态。>
所以这件事还只能来求他。>
“不瞒张老爷,婢子这次实则是自作主张想请张老爷帮帮我家姑娘。”>
张守言心里暗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有什么事,你且说来。”>
萱儿走近了两步,难为情的压低了声音:“我家姑娘在南京也有偌大的名声,在南京一载就还了近半的债务,还让老夫人日日有玉蟾丸吃。可偏偏回到苏州后,每次要与客人算茶资的时候,客人家大都不甚主动,而我家姑娘也是个锯嘴的葫芦。”>
“一些相公拿住了我们姑娘的脾性,每次陪了整日只给个二三两,甚至有的还只肯说几句好话、留几个字就算茶资。只有婢子皮厚,生要了几次,还挨了无数的骂。”>
萱儿看了看张守言脸色,顿了一顿:“明日里,范家的公子又约了姑娘去游太湖,每日只肯关五贯茶资。而我们姑娘去他的会每次酒必不少灌,上次回来时给的竟还是宝钞。我劝姑娘不要去,可姑娘却说五贯宝钞也能买半副玉蟾丸给老夫人用。”>
萱儿忽然跪倒在地。>
“婢子痴心妄想,能不能请张老爷也去太湖一次,只装作偶遇一面,婢子再把张老爷昨日给的茶资说一说。让这些相公们不能那样作践我们姑娘!”>
若是别家歌姬的婢子对他说这番话,张守言最多能信三个字。>
可他联想到董小宛“青莲女史”那偌大的名声,又能冠绝南京那等繁华所在,竟然连区区千两债务都理不清楚,还是秦淮八艳中最精穷的那个,再加上董小宛一生风骨无两,所以萱儿的这番话让张守言信了大约七成。>
张守言对董小宛本就有意,但他所图事大,不能养成跟风逐月的毛病。>
所以他对萱儿的请求回答得模棱两可,既没答应也没拒绝,打发听得迷迷糊糊的萱儿去了。>
随后张守言去了苏州码头。>
高举人的堂侄高丰广准备去南京买个监生,好参加今年九月的南直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天下1639】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游湖〗地址https://m.888gp.org/335_335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