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朝余孽(1/4)

萧萧凉风生,卷出西山棱。

李晋一走出连庄楼,衣角便被风吹起。

没想到,这从未有过北风的开州府,居然起风了。

扑面而来的清爽,扫过开州府积郁已久的阴霾。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风从西北掠过时,仿佛是撩起了向春坊姑娘们脸上的脂粉和身上的体香,将他们带到了城中,散布各处,空气中尽是靡靡的味道,叫人蠢蠢欲动。

这极细的脂粉末子,充盈在开州府上空。

胡商、赌楼、娼妓。

这些前朝不入流的产业,在梁王登基后,都得到了大力发展。

梁王为流通贸易,搞活经济,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这并不是他一心改善民生,而仍然是多疑的他防叛止反的手段。

当治下子民都以“搞钱”为主要目标,并且“为了赚钱,不丢人”之风盛行,金元当道,拜金成风,以财富定义成功时,则绝大部分政治追求,和有政治梦想的人都将被淹没和唾弃。

这便是梁王想要的。

他不可能允许百家争鸣,碰撞出新的社会形态,觉醒出新的政治英雄,所以必须让帝国金钱的流通远远压过思想的奔腾。

无论哪朝哪代,拜金程度,都是衡量统治者自信心的重要指标。

就这样,向春坊的春楼,比前朝增扩了十倍。

坊北东回,分“三曲”之地,住着不同档次的娼妓。

其中“南曲”最优,“中曲”次之、“北曲”更次,越靠近通楼街,就越是高档。

“南曲”的青楼,自不会赤裸裸挂着“买春”“逛窑”的俗气牌子,而是多惺惺作态称作“雅馆”、“文曲”,类似于后世的“某某集团歌舞团”、“某某商学院”。

这里多是达官显贵们以肉行贿,权色交易之所。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志的新新女性,开蚌而沽,以虚构的上流企业家的身份在这里偶遇真财阀,卖个好价钱。

“中曲”的青楼,主流是“唱歌+饮酒”的会所模式,文人墨客一般流连此间。三五好友,坐一雅阁,唤几名多艺的窑姐相伴,一边和歌吟诗,一边美酒佳人,纯真质朴,今宵难忘。

这里的娼妓们不光要风姿绰约,还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京都侠少均萃集于此,就连每年新进的进士也以红牋名纸游谒其中。

中曲的玩法也是多种多样,不似南曲扭扭捏捏,也不似北曲直奔主题。

有二两银子一位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人在大梁,反贼竟是我自己?】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朝余孽〗地址https://m.888gp.org/336_33607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