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公对公(2/4)

本家的几位老太爷在工作组的面前亮出了地契。

这件事才算是有了定论。

旧政府盖大印的地契又如何?

难道当年老百姓找旧政府买地花的钱,就不算钱啊?

再者说,李家全族言明,那片苇海的归属权已经交到了村里,属于李家台子的集体财产。

谁能不认?

就这么着,那片苇海最终归属了李家台子。

不但每年能靠着卖芦苇赚上一笔钱,苇海里面的鱼虾,也都能卖钱给村民们创收。

只不过,之前的鱼虾都是卖给县里的物资局,属于统购统筹,这么一来,价格上肯定要远比市面低。

可要是能……

“那是统购统销的物资,村里哪能说了算?”

李天明顿感无语,大伯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这胆量实在小了点儿。

“大伯,每年苇海里能打上多少鱼,县物资局的人谁知道?最近这几年,还弄个了定额,多打上来的,人家物资局根本不要,最后全都分给乡亲们了,我说的就是这部分!”

李学军这下直接听得愣住了,看着李天明,怎么也琢磨不明白,这个侄子的变化怎么会这么大。

以前的李天明就是个踏踏实实的庄稼汉子,可现在……

“大伯,您觉得怎么样?”

李学军没立刻回答,而是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照李天明这么说的话,这件事还真的可以运作一下。

只要能定额完成县物资局的采购指标,多打出来的鱼,卖到钢铁厂,既能给村里增加一笔收入,还能解决钢铁厂的物资供应问题。

这属于一举两得。

他现在这个后勤处物资科科长的位置,别人都以为是个肥差,可实际上里面的苦,只有他最清楚。

国家现在对各种物资都施行统购统销,管控的非常严格,分配下来的定额是多少,就是多少。

剩下的缺口只能自己想办法。

就比如市肉联厂,每个季度给钢铁厂多少斤猪肉,多少斤下水,都是有定数的,饶是李学军磨破了嘴皮子,也别想多鼓捣出来一两肉。

可钢铁行业的一线工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没有充足的营养,根本顶不住。

工人顶不住,产量怎么保障?

要知道海城钢铁厂可是市里的重点企业,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一旦计划产量无法完成,到时候上面就要层层追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公对公〗地址https://m.888gp.org/354_3540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