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站在楼下的人(2/6)
接受。>
他不介意这些。他喜欢这里每天晚上都可以流连的小剧场演出。可以坐在酒吧里欣赏一场脱口秀。他还喜欢演唱会、电影、话剧,这些精神的富足感没有第二个城市可以给到他。>
他临近毕业的时间,正好是大都会正在招兵买马的当口。>
靠着做电视综艺起家的大都会文化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收获了两轮投资,要壮志雄心地做一线城市的线下文艺演出。大都会锚定的是“独立喜剧”这个当时市场的冷门。>
市场眼里的冷门恰恰是李松喜欢的热门。>
戏剧文学专业毕业的编剧,更愿意写话剧、电影的剧本,想挣快钱就去写电视剧和网剧。李松不是根红苗正的文学专业毕业生,没有师哥师姐引路,要想入行,他只能走旁门。>
写单口喜剧不挣钱,可李松喜欢。>
他觉得自己和大都会一拍即合,但是大都会却有其他的想法。>
大都会愿意接收李松,但并不是作为编剧入职。公司给他开出的职位是“市场拓展专员”。抛开互联网黑话,这个岗位直译过来就是“市场销售”。>
岗位职责是“开店”。找到那些适合做线下演出的场所,用最低的成本价谈下,组织演员演出,售票赚钱。>
大都会的人力主管和李松谈职场规划。公司的目标是做有互联网基因的文化产业,而李松,正好是这方面的人才。>
大学毕业前夕,李松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妥协。为了留在上海,为了距离他的理想能近一点,他接受了这份工作。>
从入职开始,李松的头上就多了一顶棒球帽。>
这顶帽子,是他毕业时,戏剧文学系的一个同学送给他的。文学系做了自己的毕业大戏,导演系和表演系的同学们都一起参与。演出在校园的小剧场里持续了三天。参加的老师同学都兴奋异常。>
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大家在校园门口的酒馆里喝到酩酊大醉。那是一个没有风的盛夏夜,一群艺术青年在酒精的加持下语言犀利、行为放纵,有人在哭有人在笑,有人拍着桌子痛斥不公,有人旁若无人地热烈拥吻……>
李松没能加入他们。大学四年,他始终没能走进艺术的核心。>
他从一个小剧场看戏回来,在校门口扶起了一个几乎不省人事、卧倒在机动车道的文学系男生。他们认识,他没道理不管。>
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人间值得】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章 站在楼下的人〗地址https://m.888gp.org/356_356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