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站在楼下的人(4/6)
拓展专员,一路做到高级主管。他要谈的,除了演出场所还有演出市场。他要去的地方,除了上海,还有远方。>
幸好他从事的是演出推广。这份工作把老少边穷地市直接屏蔽掉了。他去的地方都是一二线城市,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但他还是不喜欢离开上海。>
他对山川湖海没有兴趣,对人文古迹也不好奇。在上海以外的任何城市,他觉得空气的味道都是咸的。>
但他必须出差,有的时候还要说走就走。于是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个双肩背包。包里的东西永远是这几样:笔记本电脑、简单衣物和洗漱用具。>
李松从不带行李箱。他用一种略带强制的信念,控制着自己随身的物品数量。他用这样的方式要求自己,在上海以外的城市,停留不能超过两天。>
这次来到天安,李松也是这样打算。>
通过邮件和微信,李松已经和“乐起来”的老板谈好了合作意向。在天安这个中部省会城市,“乐起来”的喜剧演员采用当地方言做线下演出,在短视频平台上引发了一波轰动。>
大都会看到了“乐起来”的市场前景,派李松和“乐起来”接洽业务。>
“乐起来”是小公司,能被大都会看上,很有点受宠若惊的意思。“乐起来”的老板肖红亚以为自己的运势到了,准备出个价格坐等收购,可李松在邮件里和他谈的却是“合作意向”。>
在微信上,李松能够感觉到肖红亚的态度,从热情高涨到一点点冷却。>
从毕业到现在,李松在喜剧演出市场里干了7年。写喜剧是他从未改变的理想。他的包里永远带着笔记本电脑,就是因为他喜欢随时随地记录脑海中的灵光一现。>
他为大都会的演员们写过段子,在评估演出场所和演员的匹配会上,他改过演员的文本。因为他是市场推广的高级主管,公司认为他的眼光具有市场价值。>
事实也证明了李松的判断。他写的梗,改过的句子在演出时都没哑过。观众的反馈最能说明问题。公司的艺人们见到都他要恭恭敬敬地喊他一句“松哥”,那是他应得的。>
在有喜剧理想,又深谙喜剧市场的李松眼里,肖红亚,就是个商人。>
肖红亚对喜剧没有感情。他只是个酒吧老板。他的酒吧能挣钱,是因为他是天安第一个在酒吧里加入驻场歌手的老板。>
肖红亚有经济头脑。他的酒吧签了十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人间值得】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章 站在楼下的人〗地址https://m.888gp.org/356_356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