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芦洲(2/3)
而是制式统一的长方体砖块。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砖与砖之间的切合度。同时他还发现两片砖石之间还涂着一层灰色的物质,却不知具体功用。
他不知道的还有很多,没有去过中原见证过洛阳繁华的他,当然不知道什么叫人工烧制的砖体,更不知道什么叫做水泥。
他怀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走入了弹石山汗庭的大门。在看到一栋栋砖石建筑取代了旧日残破的帐篷;洁净的大街上车来车往,叫卖声此起彼伏时“这还是弹石山汗庭吗?”若不是大街小巷上游走的都是穿着传统服饰的羌人和匈奴人,他甚至一度以为走错了方向,不小心闯进了一座中原城池。
“哎!那家伙……说你们呢!干什么的!”正在街上巡视的典韦之子典满见延丕眼生,遂将他们拦下来盘查。
延丕学着中原人的礼仪向典满拱手一拜,“在下高句丽使节,恳求拜见皇帝陛下。”
“皇帝?都什么年代了,还皇帝!圣元年了,我们的陛下是教皇。”典满带着鄙夷的笑容,向南方拱手道。
“教皇……”延丕一时间搞不懂教皇和皇帝的区别,“在下求见教皇,可否?”
“找我算是问对人了。”典满喜滋滋道。
“哦?能见吗?”延丕喜问。
“不能!”典满脸一耷拉。
“为何?”
“陛下外出巡视去了现不在弹石城,至于什么时候回来……不好说。你要想拜见他老人家,不妨在城里等些时日。前面路口左拐不远是驿站,你暂时可以住在那里。驿站隔壁是县衙门,你最好去那里报备,领份文书。日后再有官兵盘查,你只需出示文书便可,省得再费口舌。”典满说完这席话,便向延丕拱了拱手,“我还有军务在身,少陪。你自行投宿去吧!”
延丕方知眼前的中原将领其实是个热心肠,只是为人有点傲慢罢了。
事实上,延丕对典满傲慢的评价并不公允。在与他对话时,典满虽说有傲慢之举,但也仅限于他,或者更准确说仅限于外族、番帮人,而对同族华人和身边的朋友,典满向来都是谦逊而又诚实的。这与他在栾奕和典韦胁迫下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关,而他之所以对外族、番邦人如此鄙夷,则是受眼下中原大地上的社会风气影响。
随着帝国日渐强盛,那些见惯了世面常在草原、西域、南方诸国行走的商人骤然发现,无论帝国的军力,帝国境内市井之繁华,产物之丰富,文化氛围之浓郁还是百姓生活之富足,都远远超出番邦和外族人。
一名帝国最普通百姓所拥有的财富,在高句丽、楼兰这样的小国里足可是一地富豪,而帝国富豪所拥有的财富面前,龟兹的国王简直就是个土财主。而且他的土不单单是在财富上,更在气质、德行和学识上。
在经过硬件、软件比拼过后,帝国的百姓虽然之前也清楚番邦鄙陋,但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竟比外族人优越那么多,多到不是一个量级。
随后,帝国的军队捷报频传,随着羌人、匈奴人、鲜卑人相继覆灭,无论是在中原还是外邦高句丽、扶余、匈奴、南越、琉球人看到华人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浑身发抖,卑躬屈膝。帝国的百姓们顿觉倍有面子,强烈的民族、国家自豪感应运而生。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熏染下,百姓们觉得帝国什么都比外邦好,帝国的百姓比外族聪明、勤劳、团结、友善,帝国的产物比外邦丰富、优越、精制,帝国的朝廷公平、清廉……帝国的陛下能征善战、英明神武、心系黎民。
对于这种带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的思潮,栾奕虽知它有些偏激,甚至可以说是病态的,却没有加以纠正和引导。因为他知道,眼下的华人们正需要树立浓郁的民族自豪,以加强他们对民族和国家的使命感,从而让他们的心灵与国家和民族凝聚在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大教皇】最新更新章节〖495芦洲〗地址https://m.888gp.org/3_349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