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护法居士(三更,求月票)(1/3)

由于商机往往就涌现在一线之间,稍纵即逝,所以,贸易组织,蓝本就是最合适独断的组织。

老话说得好,与其千人掺合,不如一人当家。

韩通一而再的越界,李中易必须给他一个教训,告诉他,谁才是此行做主的老大。

总之,不能让韩通这个只懂得打仗的粗汉,损坏了李中易的预定打算。

那位老司马已经不住在这座宅子里,看门的一个管家,领着李中易和牙人,进了院子。

李中易边走边看,发觉,这里固然没有雕梁画栋,院子里的一草一木,却都尽显士大夫的风雅之韵。

家具也都是上等木料制作而成,李中易看了很满足,也没怎么还价,直接就和牙人约好,二日后,往牙行一手交钱一手交宅。

回客栈的路上,韩通根本没长记性,又提示李中易要往看看米展的价格。

为了让韩通逝世心,李中易索性领着他下车粮展转转。

韩通一马当先,走进粮展,指着摆在门前的糙米,问迎接出来的伙计:“此米多少钱一升?”

那伙计看了眼韩通,笑着说:“官人是从北方来的吧?此米两文钱一升,不二价。”

韩通表面上不动声色,--私下里却狠狠的瞪了眼李中易,那意思是说,如此便宜的粮食,为何不买?

李中易假装没看见韩通眼色的样子,含笑问那伙计:“小可初来乍到。贵店可否帮着雇船运粮?”

那伙计笑着说:“当然可以了。只不过,小人必须提示下两位官人,这粮船只能往南运。不能北往。按照咱们大唐的规矩,凡是私下里运粮北上者,只要超过一石,立即斩首示众。”

韩通面上没啥表情,却没再说话。李中易担心漏了底,索性买了二十石粮食,雇车运回了客栈。

一路之上。韩通都沉默不语,一声不吭。李中易心里明确,这韩通实在是个粗人。心是好的,却不懂政商之间的规矩。

还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呐!

正由于韩通比较“耿直”,所以,赵老二搞陈桥兵变的时候。全部韩家全都随着韩通一起殉了葬。

交割宅子的这一天。韩通固然一直跟在李中易的身旁,却只是默默的在一旁看着,一直没插话。

李中易心里明确,受了打击的韩通,终于找到了他自己的地位。

带着众人搬了新家之后,李中易把李小七和李小八撒出往探听消息,他自己则带着韩通,往逛笔墨展子比较集中的东明坊。

李中易随便挑了一家笔墨展子。踱了进往,一直守在门口的伙计。点头弯腰的走过来,热情地招呼说:“这位大官人,您要点什么?鄙店不仅有上好的松烟墨、桐烟墨,还有隧道的端砚,上好的白麻纸……”

李中易对于收集砚台没啥兴趣,就在伙计的陪伴下,看到了南唐出品的白麻纸。

嗯,不管是色泽,还是质地,都比李中易添加了全新纸药的大白麻纸,差很远。

“这种纸怎么卖?”李中易不露声色的问伙计价格。

“零买的话,一张三百文,量大的话,超过一百张,可以打九五折。”

也许是发觉李中易的穿着及佩饰都很讲究,那伙计迟疑了一下,根据大掌柜授予的权限,说了他能够出得起的底价。

李中易略微一算,这种白麻纸的出厂价,应当在二百文左右,生产的本钱非常之高。

沿途看了好几家笔墨展之后,李中易得出结论,他带来的上等好纸,假如以南唐自产的白麻纸的价格出货,根本就不愁销路。

问题是,他即使换了大批的钱,也买到了粮食,假如不走特别的渠道,也不可能顺利的运回大周。

这一切,也都在李中易事先的预感之中,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逍遥侯】最新更新章节〖第126章 护法居士(三更,求月票)〗地址https://m.888gp.org/3_374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