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破局(2/2)
看了一眼李中易,她心想,除了与赵家十分密切的王枢使之外,老太公从不在这内书房里会见外客,不知道这个少年郎是个什么来路,值得老太公如此器重?
等小丫环肃手退下,赵老太公捻须笑道:“易哥儿此来,想必是盼看老夫出手相救于你们李家?”
“不瞒老太公,家父由于得罪了上官,遭人陷害,以至于全家一起落了难。假使能得老太公出手相助,我父子必定不忘老太公的大恩大德。”
明人眼前不说假话,何况是在如此“狡猾”的一只老狐狸眼前,李中易索性阐明了来意。
赵老太公见李中易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容貌,既好气又可笑,不知道内**的还真会认为,这小子是走投无路跑来屈膝求援的。
殊不知,这小子手里捏着一张令赵家尽对不敢轻易视之的“好牌”呢,赵老太公想到这里,脑海之中蓦然冒上一个词“妖孽”。
“嗯,老夫当年受了你父的活命利益,自是不敢相忘。你家前日失事后,老夫已经派人往探听明确了事情的原委,不想易哥儿你竟有如此神通……”赵老太公略微停顿了下,见李中易只是一个劲的“傻笑”,就持续说,“不瞒易哥儿你说,我昨日晚间已经吩咐我儿廷隐,务必想法保你全家生命。”
对于赵老太公的说法,李中易大致信任。不过,所谓的保住赵家,应当仅仅只针对李达和这位名医以及曹氏母子吧?
李中易心中有数,他这个无用的庶子,包含薛姨娘和瓶儿,虽有可能保住生命,但更可能被无情的抛弃掉,沦落为权贵家的奴仆。
尽管如此,李中易也还是需要领情,他站起身子,诚挚地冲赵老太公施礼,说:“多谢老太公对我李家的关爱,晚辈替家父谢过了!”
见李中易只是长揖到地,却未行跪拜之礼,赵老太公微微一楞,迅即明确了他的意思。
赵老太公心想,李中易只是替他的父亲道了谢,显然已经想明确,他是属于那种随时随地可以被就义的李家人。
小小年纪,居然如此的通透,我赵家的孙辈中,怎么就没有造就出这么一个“妖孽”出来呢?
想到这里,赵老太公此前已有的一个动机,越发加深:如此人才,岂可轻易放过?
“呵呵,老夫信任易哥儿你们全家终极必会逢凶化吉,合家团圆。”赵老太公抚须微笑,当面给出了承诺。
李中易心里踏实了很多,以赵廷隐手中的权势,假如主动出头,力保他们全家老小,即使是国主孟昶也得面子。
“多谢老太公相助。”李中易依然只是深深一揖,并没有下跪,令赵老太公对他不轻易拯的铮铮铁骨,留下了异常深进的印象。
“区区小事罢了,不值一提。”赵老太公话锋忽然一转,“不知易哥儿对于朝中的局面,有何见解?”
固然有做交易的成分在里边,但是,有赵老太公主动出手相助李家的情分在,李中易认为,不妨适当的流露一下,蜀国不断衰落,并终极亡国的趋势。
李中易略微收拾了一下思路,叹了口吻,说:“顾命旧臣依然大权独揽,今上已年近三旬,这御榻之旁,岂容他人长久酣睡?”对不住了,赵匡胤。
“唉呀,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呐!”赵老太公霍地站起身,也许是察觉到失态,他又缓缓地坐回到榻上,轻声询问李中易,“不知……中易可有良法可解?”
李中易心下暗暗可笑,老狐狸可真会演戏。这么浅易的道理,一般的朝臣都知道,何况是赵老太公这种老谋深算的“老政客”呢?
“遍观历史,凡是败亡的权臣,回根结底,只有三因:其一是当断却不能断;其二是掌权时太过跋扈,不知收敛自保;其三是自认为有大功,存有理想。”李中易信任,赵老太公完整听得懂,他没有明说的内涵。
赵老太公猛然瞪大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李中易,差一点脱口而出:“妖孽!”
李中易喝了口茶水,依然是姜蒜葱盐茶的混杂物,难喝之极!
“易哥儿,你看我赵家属于哪种情况?”赵老太公定下心神,有意打破砂锅问到底。
李中易撇了撇嘴,心说,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不知赵家所掌之兵,现在何处?”李中易并没有给予正面的答复,而是借用反问提示赵老太公,朝中之事已不可为。
不管是浊世还是治世,枪杆子都是实力派最可靠的盟友,别的都是虚的!
赵老太公重重点头说:“易哥儿你所言极是,老夫确实存了太多的理想。”
历史上,赵廷隐固然没有造反,却以顾命大臣之尊,手握朝中大权,挡了孟昶的道,终极还是失了权势,愁闷而逝世。
(注:书页的作品简介里,有司空的讨论裙号,欢迎兄弟们光临。)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逍遥侯】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 破局〗地址https://m.888gp.org/3_37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