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幕后(又是六千字的大章)(1/4)

第二日,今天是常朝,五品以上的重臣,齐集文德殿。fqxsw

李中易刚坐下不久,就闻声内侍传话,皇后娘娘和皇太子殿下,驾到。

所谓常朝,实在也就是摆个情势罢了,没谁会傻到超出政事堂,直接把下情禀报给皇后。

所以,符皇后和柴宗训只是露了个面,吸收了群臣们的朝拜之后,很快就离开了殿内。

重臣们退散,本日轮值的相公们,则骑马回政事堂办公。

按照范质的安排,今天轮到魏仁浦、吴廷祚和李中易在堂内值班,李中易在公事厅的里间,喝着茶,看着闲书,逍远快活。

外间的两位堂后官,则是提笔在公文上做着登记工作,然后再写出节略,报到李中易的案头。

李中易很适应这种工作模式,外面的堂后官,不就是李中易专职秘书嘛?只不过,李中易本来只有一个秘书,现在却有八名之多,数目着实惊人呐。

喝了几盏茶,身子热和之后,李中易提笔开端批阅公文。

李中易按照往日工作的习惯,照例先看堂后官写的节略,感到重要的公文,再打开仔细

以前,李中易当参知政事的时候,由于不签押,不坐班,固然无实权,倒也安闲自在。

今儿个,李中易提笔在手,一连两个时辰之久,竟然再未有机会放下手里的狼毫。

吏部有一主事丁忧,居然连请假报告都没打,直接弃印离京,回家奔丧往了。

李中易仔细的看了吏部尚书的意见,大意是:虽有违朝廷的规制,但孝心可感。似可原谅?

涉及到人事问题,李中易懒得瞎掺合,而且。今天主值的魏仁浦也没签下意见,他索性把这份公文搁到了一旁。接着批阅下一份。

提举长春观宫观使,打报告上来说,长春观年久失修,上月暴雨之时,主殿差点漏塌了,请拨款一万贯,重新修缮一新。

嗯,要钱的事。李中易也不想招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本事可以通天的家伙,拜托了,往找范质批钱呀,老资怕麻烦。

李中易在这里磨洋工,打太极,打得不亦乐乎,打得潇洒自在,打得经验丰富。

以前。李副院长为了正常升迁到院长的地位上,一直装痴充楞,屈服三凡是的原则。终极顺利上位。

假如不是遭了车祸,李中易有理由信任,他的仕途之路,尽不会终止与副部级的正院长。

所以三个凡是,实在也很简略:凡是院长主意的,他都支撑;凡是院长反对的,他都反对;凡是中间派,他都要努力收买。

玩政治嘛,不就是搞明确。谁和你站一边,谁会坚决反对你。谁需要想方想法的收买住么?

政事堂内的其余相公们,只管着国家大事。李中易手上还兼着开封尹,那边还有一摊子事呢。

两个时辰的时间,李中易看了十几万字的公文,大多都是人事和财政问题。也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重要涉及到礼节方面,李中易也不太明确里边的道道,索性一起搁着。

当副手的,假如想混日子,完整可以学习李中易的潇洒态度,此所谓事关不己,高高挂起。不签字,就没责任,任他洪水滔滔,李相公兀自巍然不动。

李中易忙活完之后,放下手里的狼毫,扬声将外间的堂后官,唤了进来,吩咐说:“拿往吧。”

这堂后官姓马,名加林,在政事堂已经混了九年之久,依然还是个小小的堂后官。

马加林看着李中易批阅过的公文,心里直纳闷,他写节略,自然知道,今天的公文里边,不是涉及到银钱,就是六品以下官员的升迁降调。

这么重要的事情,李相公短短的两个时辰之内,就批完了?马加林越想,越感到有些看不懂。

不过,既然小李相公交待下来,马加林哪敢说半个不字,直接抱起公文,走人。

马加林从里间出来之后,见同寅没在,一时好奇心起,就翻看了李中易批过的公文。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马加林觉,好多公文,小李相公竟然一字未批。

就在马加林有些楞的时候,同寅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楚的传进他的耳内。

马加林赶紧坐正身子,提笔在手,装出努力工作的样儿,免得让人知晓,他违了规矩。

政事堂内的规矩,非常之多,哪怕是负责写节略的堂后官,也没资格翻看相公们具体的批示。

这自然是保密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只是,漏洞百出,漏洞颇多罢了!

同寅见桌子上堆着公文,就问马加林:“相公都看过了?”

马加林埋着头,捏着笔,装出认真写节略的样儿,只是微微点点头,鼻子哼哼了一声,却没说话。

同寅误会了,也没太在意,就捧起李中易阅过的公文,迈步出门,交回给魏相公那边。fqxsw.

政事堂的相公们,除了相之外,即使爵位有所差别,地位实在都一样。

但是,实际运行之中,秉政多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逍遥侯】最新更新章节〖第499章 幕后(又是六千字的大章)〗地址https://m.888gp.org/3_374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