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又见帝王谷大结局(2/3)

起来:“我军胜了,大宋万岁。”

这一阵阵声音渐渐汇成了有节奏的呼喊声:“皇上万岁,大宋万岁。”

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我走进了忽必烈的宫殿。

收复大都的第三天,我下达了一些列指令。

第一,成立大都军区,由印应雷担任大都军区制置使,赵淮担任军区副制置使,军区编制暂定为十个厢,主要任务是守卫北方防线和准备进军东北。同时,御林军第三师及四个火炮小队留守大都,第二师及火炮营其余将士则南下山东。

第二,取消襄阳军区,任命吕文焕为汴梁军区制置使,吴松含担任军区副制置使,军区编制为十个厢,主要任务是守卫北方防线和准备西进。

第三,原御林军并入临安军区,由远在山东的谢道临出任临安军区制置使,文璋担任军区副制置使,编制为五个厢,主要任务是拱卫临安。

第四,成立皇家独立骑兵纵队,下设三个厢,由吕文信出任制置使,孟天翔、段东楼、韩靖分别担任各厢指挥使。骑兵纵队和御林军一样,直属皇室,主要任务是作为消防队伍和攻坚队伍,哪里有需要就开拔到那里。

第五,所有各军区陆续配置火器。

第六,将大都定为宋朝的北都,并更名为北平,汴梁定为大宋的西都,更名为开封。自此,宋朝恢复了三都的布局。

大都的光复,标志着宋军北伐的完胜。尽管东、西两路还有十多万元军,但因失去了元朝朝廷的统一指挥,又得不到粮草补给,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十天后,元朝西路军在其主帅合丹的率领下,全线北撤。随后,我西路北伐军分兵两路,高达将军、张珏将军各自率领一支人马,顺利收复了陕西和山西。按照军务院的部署,在将山西、陕西两地的驻防交给汴梁军区后,两人率军返回川中,准备出兵吐蕃。

和阿术的估计一样,元朝东路军主帅董文炳在接到枢密院的密令后,却没有立即执行。作为汉人,他自是不愿意前往上都,况且东路军中的将士又是以汉人为主,基本上都不愿意去往陌生的大漠,但是,由于忽必烈对其十分器重,知遇之恩不可不报,在忽必烈落难之时撒手不管,不是其做人准则。

收到密令后,董文炳陷入苦思之中。

经过三天的长考,董文炳终于决定,东路军就地解散,所有将士可自行选择出路,他自己则和军中的蒙古族将士一起趁着宋军还未合围之前,从西北前往上都。

时光匆匆。

当我回到临安时,已是来年的二月五日。

在太后谢道清的安排下,临安城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城中百姓,无不欢天喜地。街道两旁人山人海,临安的百姓几乎是空城相迎,这种场面之盛,可以说是临安城自建城以来绝无仅有的。

一百多年来,大宋朝终于恢复了昔日的光辉,收复了失去的山河。

这是每一个宋人的骄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的这一句诗文终于在他离世六十年后成为了现实。

直到夜幕降临,我才回到宫中,第一次见到了两个皇子,赵昰、赵显。当见到两人时,我一时忍不住热泪盈眶,心里暗自想道,“不管怎样,这两个孩子都不会成为亡国之君了。”

随后的几年中,朝中政事日益清明,军事节节获胜。

咸淳八年正月下旬,我任命陆秀夫担任参议院院长,李庭芝担任军务院院长。三月三日,我将律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之帝王传奇】最新更新章节〖第566章 又见帝王谷大结局〗地址https://m.888gp.org/3_396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