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冲冠一怒(下)(2/3)
,从上午一直坐到了天黑,直到亲卫点亮室内的灯烛,他才自木雕菩萨般的状态恢复过来,心事沉沉,微颤着手铺开纸笔,握起重于千钧的笔杆,一字一沉吟地写下了一封求助信。
“大清陛下台鉴……桂愿为马前卒,效鞍马之劳……援军抵达之日,臣必开城降阶以迎……共讨贼逆,复灭明之仇……”
一封信,吴三桂写来字字千钧,沉重之极,但这信在皇太极手里读出来的时候,感觉却畅快淋漓之至
“诸位爱卿这是天要赐予我大清的莫大机缘”皇太极放声大笑之后,便欣然询问:“哪位,愿意替朕出征,立此不世功绩啊?”
“我我去”
“臣愿往”
“愿替皇上效劳”
…………
已改名崇政殿的原大政殿上顿时人声鼎沸,吵嚷嚷的争作了一团。
皇太极笑眯眯看着众人争吵逐步升级,差点就要面红耳赤大打出手,把手一摆,朗声道:“好了都别争了此次入关,朕要亲征,只差两名前锋,就多尔衮、多铎吧”
“臣弟遵命”、“臣弟领命”多尔衮、多铎一齐出列,大声答应,满脸都是抑不住的兴奋之色。
众臣都羡慕的望住了这两兄弟,由于娶了皇后的亲妹妹做福晋,多尔衮跟皇太极之间的关系比别的兄弟更加亲近,他又是个打仗极聪明的狠角色,赐号和硕睿亲王,这些年来真是屡受重用,多铎也跟着慢慢成长起来,和多尔衮一左一右,俨然成了皇太极的左右臂。
不过皇太极此番打算亲征,这两兄弟便都只领了个先锋的任务。接下来皇太极又相继公布了一系列的诏令,一些战功赫赫、惯于打仗的亲王贝勒也都被委以重任,参与了这场盛事。
代善因年纪渐老,已不大亲自参战,但他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都得了军令,阿敏已不幸病逝,莽古尔泰也是缠绵病榻,继承了他们麾下八旗子弟的,是阿济格和豪格,这次也在参战之列。
负责总后勤的,则是跟皇太极私交甚笃的堂弟,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福临已逐渐长大,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皇太极便诏令他留在盛京监国,由已经指婚的董鄂之父鄂硕和范程协助。
诸事交代完毕,各人自是满怀兴奋的回去好好备战,皇太极则踌躇满志的,散朝之后径往关雎宫而去。
如今各种制度都已趋于完善,运作良好的内宫四局和内务府把苏浅兰这个皇后该操劳的事情都分担了大半,使得苏浅兰有了更多的空暇,过些闲适的生活。
皇太极提早下朝兴冲冲回来的时候,她并不在关雎宫内,而是在春花灿烂的御花园,一面赏景,一面跟梅妍说说闲话。
“格格,果真像您说的那样崇祯真的死了,明朝也已灭亡您怎能如此笃定,事情最后一定会这样?您……真是天命的贵人对这些早有预知么?”梅妍这些天老是不自觉地叨念,看着苏浅兰的眼神就像看一尊神灵一样,充满了敬畏。
“我哪能事先知道这些事,不过是瞧着局势的展,略作些推测罢了想不到能一言而说,我自己也觉得意外,纯属巧合罢了”苏浅兰每次都笑着给她搪塞过去。
“不不是的您一定不是凡人”梅妍仍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感觉。岁月流逝,当年比苏浅兰还小些的她,现在也已年过三十,成了嬷嬷,可是苏浅兰的脸上却找不出一丝皱纹。
她仍然美丽如昔,宛若停留在二十五六岁上,之后便不再有任何变化,连身上也不见半点赘肉,皮肤光滑如玉,充满弹性。只有一双漆黑水润的眸子,仿佛有什么神光在缓缓缓缓地流失。
苏浅兰也没有办法解释自己身上这种诡异的情形,只得猜想是不是灵魂穿越时空给她造成了某种基因突变,或者因为这具身体是夺舍而来的,曾经濒临死亡,现在终于熬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大清初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零三章 冲冠一怒(下)〗地址https://m.888gp.org/40_4032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