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三上武当山(3/3)
模建筑。赐额为“兴圣五龙宫”。
明嘉靖年间。五龙宫各类殿宇道房达850间。古人盛赞五龙宫是“层层历落怪松。拥殿千朵芙蓉”。由此可见当时建筑之宏伟壮丽。
五龙宫宫门外为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墙”遗址。尽管墙体已全部毁坏。但从残存的墙基仍然能看出整个宫墙的宏伟。
进入宫门后。宫前是二座南北对称的碑亭。亭内各置巨石雕赑屃驮御碑。
五龙宫“龟驮碑”有十米之高。重一百多吨。刻有明朝永乐皇帝的圣旨。“太岳太和山(即武当山)各宫观有修炼之士”。明令禁止“往来浮浪之人生事喧聒扰其静”。
过碑亭后。是龙虎殿。是五龙宫唯一保存完好的主体建筑。龙虎殿为清代重建。坐西朝东。砖木结构。
殿内中间供奉王灵官。道教的护法神。左右则是青龙、白虎。守卫宫观山门之神。人形的青龙、白虎有五米高。是明朝的泥塑。怒目圆睁。盛气凌人。斑斓的色彩历经五个世纪。仍然鲜活。
龙虎殿与真武殿之间的院子内有五口水井和两个水池。这是五龙宫的“五井四池”。
水池一圆一方。象征天地。体现了古人的阴阳观念。五龙井代表五种颜色、五种方位。五种金木水火土。所以五井又是中国古代五行思想的体现。
相传当年为唐王朝天降甘霖的“五气龙君”常常在此神游。五龙井和五龙宫。都因此而得名。非常神奇的是。搅动任何一口水井的水。这“五井四池”。都可见波澜。
事实上。一井打水。五井皆动。并非五气龙君的神助。而是古代道人们精妙的设计。直通地下的五井不仅沟通了地下水。设计师们还将五井连接为一个整体。
如此。即解决了水的来源。还让彼此间互通有无。而天地日月四池是古人为土木结构的宫殿,免受火灾准备的消防池。
熊倜走进五龙宫真武殿。看着真武神像自然地跪拜了下去。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悠然剑神】最新更新章节〖638 三上武当山〗地址https://m.888gp.org/4_467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