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曹丕发起舆论战(2/4)

二年(222)邓方去世,刘备问时任益州别驾的李恢谁可以接任邓方,李恢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刘备嘉许,派他接任邓方。当时,夷陵之战已经开打,刘备无力增兵南中,全靠李恢维持。李恢也很有本事,虽然兵力单薄,境内也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叛乱,但都被他平定了。

刘备兵败驾崩的消息传来,南中沸腾,平时就有二心的人纷纷跃跃欲试。先是越巂郡叟人头领高定元起兵反叛,杀了蜀汉任命的郡将焦璜,举郡称王。

紧接着,益州郡有人闹事,杀了太守正昂,公然反叛。

诸葛亮接到报告后十分忧虑,现在大规模用兵南中条件并不成熟,因为南中问题由来已久,而且问题十分复杂,如果不做好准备仓促用兵,要么失利,要么虽有小胜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司金中郎将张裔对益州本地事务很熟悉,遇到棘手的事情诸葛亮常征询他的意见,对益州郡的叛乱张裔也认为应该安抚,诸葛亮便上报后主同意,任命张裔为益州郡太守,去南中稳定局势。

正昂被杀后,益州郡的大姓雍闿在当地很有势力和威望,益州郡的事务都由他在周旋,张裔到达后,不知道雍闿其实已暗中投靠了孙吴,还找他协助自己。雍闿把张裔抓了起来,送到孙吴,公开叛蜀。

雍闿一伙编造谣言说,朝廷向南中征要贡品,其中有乌黑的狗300只,连胸前的毛都得是黑的;蟒蛇的脑汁3斗;长3丈以上的斫木3000根。纯黑色的狗还能办好,蟒蛇的脑袋一向很小,3斗脑汁得多少条蛇?斫木很少有能长到2丈高的,3丈的木头极罕见,要3000根哪里弄去?

这些谣言水平并不高,但很有煽动性,南中到处人心惶惶。就在这焦头烂额之际,又发生了越巂郡太守朱褒举郡响应雍闿的事件。记载,益州从事常房按规定到下面检查工作,常房早就听说朱褒将有异志,就把朱褒的主簿抓起来审问,后来把他杀了。朱褒大怒,攻杀常房,诬其谋反。

诸葛亮当然知道谁是谁非,但常房做事也太鲁莽,不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激起了朱褒的反叛。为了安抚朱褒,诸葛亮不惜下令诛杀常房之子,并把他四 个弟弟流放到越巂郡。

有史学家对诸葛亮的做法很有意见,他认为常房是冤枉的,诸葛亮应有所觉察,哪里有妄杀无辜来安抚奸人的道理?但发议论是容易的,而面对现实需要的是更周全的考虑,但鉴于当时的局势,诸葛亮需要隐忍。

诸葛亮知道李严长期担任犍为郡太守,了解南中的情况,在当地也有一定威望,就请他给雍闿写信,希望雍闿回头是岸。李严前后给雍闿写了六封信,晓之以利害,雍闿只回复了一封信,信中说:“听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君王,现在可好,称帝的就有三家,所以我们这些远在偏僻之地的人心里充满了惶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话里充满了挑衅和傲慢,眼看整个南中都将丧失,幸好还有人顽强抵抗和坚守。雍闿等人进攻永昌郡时,太守吕凯和郡丞王伉坚决抵抗,雍闿无法得手。吕凯字季平,永昌郡本地人。永昌郡住着一批姓吕的人,他们是吕不韦的后代,当年秦始皇杀吕不韦,徙其子弟宗族到蜀汉,后汉武帝在西南夷置郡县,又把这些吕氏后人迁居于此,当地甚至还有一个不韦县。

吕凯和王伉发动本地士民坚决抵抗雍闿一伙的进攻,把他们拒之境外。雍闿多次写信给吕凯劝降,被吕凯严词拒绝。吕凯在本郡颇有威恩,大家同心协力,雍闿竟然无法踏入永昌郡一步。

吕凯独保永昌,让诸葛亮松了口气,只要吕凯能坚持一年半载,就能为他赢得富裕的时间,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发起南中之战。

后主登基,南中叛乱,外部也不安宁。

刘备驾崩的消息传到曹魏那边,有人认为自关羽死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全史:全两册】最新更新章节〖三十四、曹丕发起舆论战〗地址https://m.888gp.org/60_6086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