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日三城(1/2)

只用了一天,襄平城便被汉军攻破。

刘辩入城后,命令麾下军士不能拿百姓钱财物件,与百姓秋毫无犯,也并未让人去惊扰公孙度的家眷,差人将公孙康府上团团围住,每日供给依旧,休叫一人走脱。

只是公孙度府上还是多少要付出一些代价,拿出许多钱财,作为刘辩犒赏将士之用。

刘辩此举不止收货了民心、军心,还让公孙度府上感恩戴德,不敢有任何异议。

汉军也借着攻下襄平之机,短暂休整两日,再南下进攻新昌、安市、汶等城。

几城之兵皆败于襄平,想毕一些败军逃窜回去,也成不了太大气候。

但汉军如此想,便有些轻敌了。

两日后,刘辩留刘和守城,自与公孙瓒各率一军分别往新昌、安市两城。

新昌城乃襄平城以南第一座城,守将为王融,也是那日随公孙恭进军襄平,与汉军大战者之一。王融与公孙恭败退,公孙恭继续向南退回平郭,而王融作为新昌令,却是只能回到新昌,守卫城池。

面对着刘辩率领的数千汉军,王融着实有些头大。襄平之战,刘辩麾下将士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先是轻松击溃了平郭令耿严,又再次洞穿了公孙恭的防线,辽东军势大时死战不退,乌桓骑兵赶到后又能寻得战机直奔公孙度,可谓汉军中第一难缠的队伍。

刘辩此时正率一小队人马站在城下不远,身前步兵组成盾阵护卫,冲着城上的王融喊话。

“王县令,肯出城应战否?”

王融面对刘辩之问,倒吸了一口凉气,出城迎战他是不敢的,尤其是昨日那几员骁勇的战将皆在,王融自衬不是其中几人对手,如何敢战?

但他又不能直接说不敢,如此岂不是让自己麾下将士笑话,故而王融只能强撑着面皮,言道:“王上今日既然是来攻城,何必如此言语?要攻便攻,某便守在这里。”

“好,王太守对公孙升济忠心耿耿,果然硬气。寡人本来还有一句‘愿降否’,便不再这里让诸将士见笑了,今日寡人便成全王太守之硬气。”

言罢,刘辩便不理会王融,挥了挥手,引军离开,算是与新昌城正式开战。

公孙恭撤走时,只给王融留了不到两千军士,此时城上的王融心中百感交集,有一种有苦说不出的感觉。他只能再次撑起面皮,对城上的守军喊道:“众将士听令,与某同守新昌,城在人在。”

“城在人在。”

……

正在赶回本阵的刘辩听到王融在城上大喊,倒是对王融另眼相看,明明昨日关键时,这王融根本没有像其他诸将一般去救援公孙度,没想到今日守城倒能有这般气概,还算是个男人。

新昌守军如此,刘辩自然也是要嘱咐一下麾下众将。

“如今新昌守军气势甚盛,汝等需奋勇向前,为寡人拿下新昌。”

“得令。”

于是,在刘辩的叮嘱下,赵云、太史慈、徐宁、韩康四将各率一队人马分别从北、东两侧对新昌发起了攻击,在投石车与弓箭手的掩护下,推着云梯车向城墙行进。

王融以及麾下守军的抵抗的确顽强,但未能抵挡住汉军的攻势太久,便被赵云、太史慈两人率先登上城墙。一来汉军战斗力的确强劲,二来城内守军数量不足,王融及其麾下的表现已经非常好了。

城墙被攻破,新昌城守军没了城墙这个倚仗,更是节节败退,最终战前高喊“城在人在”的王融亲自率军带着家眷从南门而出,弃城逃走。

随后,新昌城被汉军攻破,刘辩留随军行动的阎柔暂时留守,率大军立即出发,向南往安市城行进。

其实公孙瓒早已经率军赶往安市,刘辩此去也只不过是与公孙瓒会和,继续往南赶赴汶城。

新昌、安市、汶三城离得较近,汉军准备一日连下三城,再尽快将辽东南部的平郭、沓氏两城攻下,最终兵进辽东东部的西安平,攻破公孙度最后的堡垒。

但刘辩率大军赶到安市城时,却发现公孙瓒仍旧在于安市城守军进行着拉锯战,双方似乎都有些损失惨重。

刘辩一问才知,原来安市城收拢了大量残兵,如今城中守军数量约有四千余人,可谓兵多将广,即使公孙瓒军已经攻下了城墙,却仍然在进城的石阶上与辽东军拉锯,即使公孙瓒军攻下了石阶,却仍然要在每一个街巷与辽东军拉锯。

如此一来,安市城的战斗不止旷日持久,也导致公孙瓒麾下将士损失惨重。

汉军不得了不为了休整以及轻敌而付出代价。

只是这个代价侥幸没有发生在刘辩身上,但终究是给汉军整体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面对刘辩想要伸以援手一同进攻安市城的举措,公孙瓒进行了婉拒:“王上,某可以攻下安市城,只是汶城就要劳烦王上了。”

于是,刘辩看了看激战的安市城,再次行军,赶往汶城,半路却遇上了汶城赶往安市的援军。

汶城守将张成原本收到安市城消息,亲自率军赶往安市救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日三城〗地址https://m.888gp.org/72_7281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