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梁王事(2/3)
门挑衅的事情做得不妥当,但毕竟是将他后面的人是他陈珏的事透露给了对方,三天的时间田胜早该知道了这里面的事情,却仍然默许那几家铺子若无其事地继续开张,不怕陈珏不快。看来,陈家和王田两家的同盟真的是摇摇欲坠了。
长信宫长信殿里,窦太后仔细问过了韩安国梁王的境况之后,叹了一声,对韩安国道:“若是你们早到长安两天,皇帝还可以给梁王下一道特旨,如今却是晚了。”
韩安国闻言匍匐在地,连连叩头道:“臣有负天恩。”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是他自己路上耽误了时间,根本不可能把窦彭祖的事情说出来。
坐在窦太后身边的天子刘启望了跪在地上的韩安国一眼,眸中微有笑意,用无奈的语气对窦太后道:“母后,这件事是朕思虑不周。”
窦太后摇摇头,道:“皇帝不必多说,君无戏言,谁也想不到阿武居然在这个时候派人来。”顿了顿,窦太后又对韩安国道:“你回去之后对梁王说,不是皇帝和哀家不体恤他,实在是诸王皆镇守封地,单准他来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明白吗?”
韩安国仍旧匍匐道:“梁王纯孝,必能领会陛下、太后的恩德。”
窦太后点了点头,淡淡道:“你也早些回去吧,省得梁王挂记。”
韩安国恭谨地道:“臣告退。”
韩安国离开长信殿之后,殿中安静了一会儿,窦太后开口打破了沉静的气氛,道:“梁王遣使之事,皇帝先前不知吗?”
天子刘启心中一震,道:“母后,朕确实不知。”
窦太后沉默片刻,道:“知与不知,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太子虽然年轻,但你当年和他差不多大的时候已经在先皇身边学习处理政事,依哀家看,大婚之后,便叫太子到宣室殿去帮你分担些事情罢。”
天子神色一松,他的母后,终究不是如吕后一般将礼仪国法置于不顾的弄权妇人。
“母后说的是,太子大婚之后让他们小夫妻俩轻松些日子,朕便叫他入宣室殿,也好磨练磨练他的心性。”
窦太后闻言一笑,又道:“梁王要来长安庆贺太子和娇娇的大婚,也是对你和你姐姐的一片拳拳之心,皇帝也不能寒了他的心。”
天子斟酌了一下,道:“依朕看,便给梁王的封邑再加两个县吧。”
窦太后摸索着拍了拍天子的手,道:“这意思到了便可。说到太子大婚的事,你阿姐最近都忙得抽不出时间来长乐宫了,你和皇后要多操心点这些事,别出了什么纰漏。”
虽然窦太后看不见,天子还是点了点头,笑道:“母后放心,娇娇必定会风风光光地嫁进来。”
“嗯。”窦太后顿了顿,又微笑道:“太子同辈的堂表兄弟成器得不多,哀家看陈珏是个聪明顶用的,皇帝若有机会就栽培栽培他,让他多帮帮太子的忙,不也挺好吗?”
“朕知道了。”嘴上如此说着,天子脸上的神色却微微有些古怪,心道:母后还不知道,梁王来不成长安也有这个“聪明顶用”的陈珏一份功劳。
想起梁王之事,天子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陈珏,专爱用这种偏门方法,而韩安国居然真的聪明一世失算一时。又转念一想,性格执拗的太子身边,还真就需要这样的臣子,省得跟太子硬碰硬闹得下不了台。
“什么,梁王派来的使者是韩安国?”面对前来转达太子对他的赞赏之意的韩嫣,陈珏难以置信地大声道。
“正是韩安国。”韩嫣点头道,却不能理解陈珏的大惊小怪。
陈珏坐在椅子上摇了摇头,道:“我若知道是韩安国,真就未必敢建议太子这么做。”
韩安国,可是曾经在汉武朝当过丞相的人物。便是现在,因为他在太后天子和梁王之间多次起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侯】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梁王事〗地址https://m.888gp.org/81_814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