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吏制变革(一)(1/2)

载淳再下完裁撤八旗兵制的圣旨之后,见事情已趋于正常,此时也已经进入到了同治九年七月份,载淳又下了一道圣旨,对大清官员俸禄进行维变革。

将官员俸禄提升十倍,同时取消所有的火耗,以及京城官员的冰敬碳敬。这对于清官肯定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他们不肯向百姓伸手,那么就靠原来的那一点俸禄养家糊口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由其是一些大城市,真是所居不易啊。现如果大幅提高官员俸禄,那么就极大的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由其是京中的一些冷衙门之中的吏门。

而那些个贪官们可就不愿意了,那不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吗?但又仔细一想,这样也好俸禄提高了,还不用再给上峰送礼,同时该拿的还要拿,这样岂不是多了。

载淳再下完这道圣旨之后,将军机大臣及各部堂官全部都召到了圆明园北远山村之中,对大清的官制进行了廷议,载淳结合那一世的各大部委以,整理出来一套官制,对原来的六部进行了细化与分工,取消了原来的六部制度。

先将礼部分为了教育部、闻总署、科技部,吏部分并无太大改。户部分为了中央储备银行、财政部、税务部等,兵部原来分化的基础上,再次成立了军务部,将刑部名为法院,都察院名为检查院,将大理寺名为司法部,理藩院名为民务部。将工部分为了工商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再加上警察总署、谦政公署等部门,就组成了这整套的官制。

众位大臣看着上面陌生的部门,以及对各部门的详细分工,将各地方官员的职能进行了控制。比如一个县令,不再负责什么审案、征税之类的事情,而是主要负责一县的大政方针等事情。而审案、收税等均有各职能部门,同时县令也粘不到银钱等物,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贪污的程度。

军机领班大臣曾国藩看完之后,道:“皇上,此套制度确实不错,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所需之人太多,这将大大增加大清的财赋的支出。

再有就是此法大大的削弱了地方官员的权力,肯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一个不好,大清将混乱之中。”

载淳听后,点了点头道:“曾爱卿所为老成持重之言,但大清吏治之腐化,已经到了不可不变之时了,如若长此以往,朝廷将无法控制地方,所以朕才要下此决心。

但曾爱卿所又不无道理,所以朕想还是按以前推行政那样,先找几个地方试行,待成熟之后,再大清进行全面改革维。全爱卿,你是吏部尚书,你看怎样?”

吏部尚书全庆看完这套官制之后,心中也是再想,如果真的实行下去的话,地方之上肯定会出大乱子,那时皇上一定会焦头烂额,同时这个军机处也就干到头了,那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便是没有想到曾国藩也看出了此点,让全庆恨得牙根痒痒的,暗骂道,这个老不死的,就你多嘴,坏了王爷的大事。

就全庆暗骂曾国藩之时,载淳问道了他。全庆赶紧道:“臣看了皇上的官制,如果真能长底的试行下去的话,那么大清的吏治必会焕然一,曾大人所虽有一定道理,但是值此之际,就应下定决心。

地方之上,那些个官员们肯定会施加阻力,但是现大清的警察总署已经成熟,遍布各个周城府县,可以很好的监督各地方官员的执行情况,如若有敷衍了事者,正好可以痛下杀手。臣全庆不才,愿为皇上马前之卒。”

吏部尚书全庆完之后,有些大臣也是频频点头,觉得全庆得还是理的,欲行大事,就不能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胡林翼听完全庆的话后,双眼微眯,斜了一眼全庆,心中暗道,这个全庆心还够狠的,居然蛊惑皇上行此昏招,如若真要按真所言,大清官声将混乱,他们好混水摸鱼。

胡林翼想到这里,就想出班启奏,但是他突然想到,按理曾国藩与李鸿藻也应该看得出来全庆的险恶用心啊,两人为什么没有动静呢?

胡林翼偷偷扫了两人一眼,见两人都是双眼微眯,好象没事人一样,胡林翼就有些恼怒了,心道你们两人明知道全庆是恭王党之人,为什么还这样的大意,人庆有如此毒计,你们两人也不出来提醒一下皇上。

胡林翼再偷偷向上一看,见载淳好象陷入深思之中,但眼中却有一丝玩味之意,胡林翼突然之间明白了。

皇上别看年龄幼,但做事都是考虑周全之后,才会施行,用提都是堂堂正正之策,皇上拿出这套官制之时,肯定对方方面面都已考虑到,全庆这点心机又怎能瞒过皇上呢?而吏部尚书全庆与左都御史绵森又是恭王党朝堂之上仅存之人,皇上一定是想借此机会,将二人一并除掉。

胡林翼想明白之后,就出班奏道:“全大人所正是,值此时机,就应行那快刀斩乱麻之策,然而曾大人所又不得不考虑。”

机军领班大臣曾国藩与外务部尚书领户部尚书李鸿藻一听胡林翼所言都是一愣,心道,这个老胡难道是疯了不成,全庆的这点心思都看不出来吗?

载淳听到自己老师胡林翼的辞之后也是一愣,心道,胡师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二十章 吏制变革(一)〗地址https://m.888gp.org/81_816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