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叹息百姓苦(1/4)

地窖百日闷的慌,苦难之中人自帮。

古来战争百姓苦,既失钱财命易黄。

乌羊城,座西北,朝东南。因其地势特殊,西北临巴渝江,西南临万里大海,故城门只有二座,东北,东南各一城门。然东南城门外便是乌羊港口,经千年发展,早已连成一片,所以虽有城门,实则仅有门而已。东北城门外,便是延绵不尽的乌羊草原,商旅百姓,皆只能由此门进出。乌羊城本就繁华,但这地势已然如此,所以这城门平时总是拥挤不堪,但近段时间,这城门却总是冷冷清清。算时日,到今天,乌羊城已被羊人夺去已过百日了。这座平日居住生活着数十万百姓的大城市如今进来的羊人却只有刚刚过万,可想而知的冷清,可想而知的萧条。但这乌羊人管城却甚是有方,从城市供给,到日常事宜,他们都没错差分毫。就连日常的巡逻都比还未撤离时坚持的更准时,更到位。对这巡逻感受最深的便是这城中铁匠铺地下躲着的这一干人众。

当日撤离之时,命令下的仓促,情形紧急。羊人的进攻并非直接从那海上来的,而是从乌羊城的东方——吴国来的,在城外摆阵对战不到十日,天天败阵。羊人还撒出“收复国土,羊人回归。降者可活,顽抗屠城”的传单近万张,时不时的飘散于城中各处。看这情形,战胜是不可能的,不得已,守城大帅才下令撤城。令一出,顿时城中大乱。当然,多半百姓还是随着军队一起撤出了乌羊城。部分如同城主一样对乌羊情感甚重之人,抱着与城同存亡的决心,或被铁骑战车碾压殆尽,或 于城墙宣告爱国。还有部分尚未来的及撤离的人见着战事的惨烈,见着城中的惨象已是生无可恋,无计可施。战争,于百姓而言,都是苦难的,都是无赖的。

时不时巡逻人员在这城中抓住几位百姓,二话不说,直接带走。也不知带向何处,只知道带去的人员,从未见回来过的,是生是死,是苦是难,都未得知。是故这躲在铁匠铺下的这帮人是大气不敢出,头也不敢露,眼瞅着食物水等就要见底,干着急而已。

话说这铁匠铺,是二十多年前搬于此处的,最开始铁匠铺是在城外东南门处,后因港口发展,东南门拥挤不堪,铁匠刘师傅在这条街尾买得这处房产,才将铁匠铺搬进城来。这屋老主人是墨国生意人,经常贩卖一些巴渝国禁售物品,于是在这屋下挖出一片不小地方,以便平常收藏些违禁物资。后来找了不少钱财,不愿再继续做这违禁生意,于是卖掉这屋场,回国养老去了。铁匠铺刘师傅买过之后,起先还未曾知晓有地下这地窖一事,是他学徒不小心打翻铁炉,将地板烧穿才知道地下有这么大个空间。也是天意啊,最开始,铁匠刘师傅就没打算跟随撤退,他有这地窖,加上平常他早就藏了不少粮食物品,自己一家撑个半年绝对没问题。撤退?不被敌人杀死就可能被拖死,加上他那瘫痪在床的妻子,不跟着撤退是正确的选择。

对于羊人军队的巡逻,他们是已经摸索出规律来了,早上一次,傍晚还来一次,每次来者或是三人,或是五人,最少也是二人成伴。晚上的巡逻都只是在街上,不似白天一样进屋来。进城羊人人手不多,自然轮不到住进铁匠铺这等地方,这也就让这地窖中的人们得以存活。每每夜深时分,地窖中就会有人出去倒掉排泄之物,时间久了,夜晚便成了他们唯一可以出来活动的时间。

食物是他们目前急须解决的问题,铁匠铺是已经没有干粮了,人不能就这样被饿死。这日,开酒楼的的朱老板猛的想起了什么,轻声的叫过铁匠刘师傅和其他人等。说他的酒楼仓库有两口大缸里存放着夏季炒熟的大米。众人不解,大米怎能解眼前之困?米谁家都有,因为不能生火,有米也不可能吃生的呀?

“在我老家,下田做农活的时候,因不方便回家吃午饭,于是就将大米在锅中炒熟,然后用开水冲泡,带至田中,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秋色冷刀少年郎】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章 叹息百姓苦〗地址https://m.888gp.org/84_84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