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光辉之地 四十五(1/4)
第四节一个人的信德是否可以大于另一个人的信德
有关第四节,我们讨论如下:
质疑一个人的信德,似乎不可能大于另一个人的信德。因为:
一、一个习性的大小,端视它的对象。可是,具有信德的,凡是属于信德的事物,他都相信;因为一个人祇要不相信一点,就完全失去他的信德;如同前面所讲过的。所以,一个人的信德,似乎不可能大于另一个人的信德。
二、此外,在至大之物中的东西,没有大小之分。可是,信德是在至大之物中的;因为信德要求人接受第一真理,在万之上。所以信德不能有大小之分。
三、此外,信德之于恩赐的知识,犹如认识原理的悟性之于自然的知识;因为信条是恩赐知识的第一原理,如同前面所证明过的。可是,认识原理的悟性,人人相等。所以,所有的信徒都有同等的信德。
反之那里有大小,那里就有更大更小。可是,有关信德的问题,我们曾发见有大小的分别。因为主曾在玛窦福音第十四章三十一节对伯多禄说:「小信德的人哪!你为什么怀疑?」祂又在玛窦福音第十五章二十八节对那个妇人说:「啊!妇人,妳的信德真大!」所以,一个人的信德可能比另一个人的信德更大。
正解我解答如下:如同以前所讲过的,习性的大小,不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从对象方面;第二,从主体的参与方面。
关于信德的对象可以有两种看法:第一是从它的形式之理或本质来看;第二,是从供人相信的质料对象栈看。信德的形式对象是单纯的,祇有一个,即第一真理,如同前面所讲过的。所以,从这个观点看来,在信徒之中,并无信德的分别大家都祇有同样一种信德如同前面所讲过的。可是,供人相信的质料对象却很多;人也可以更明显地,或不大明显地接受它们。从这个观点来看,一个人可能比另一个人相信更多的明显的事物因而一个人的信德,由于其明显的范围较大,可能大于另一个人的信德。
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主体的参与方面来看信德,还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因为信德的行为,发自理智,也发自意志如同前面所讲过的。为此,一个人的信德之能被形容为更大,一是因为在他的理智方面,它更为确实而坚定;二是因为在他的意志方面它又更为迅速、忠诚或信赖。
释疑一、如果一个人固执地不相信一件属于信德的事,他就没有信德的习性;可是,如果一个人不是明显地相信一切的信理,但他准备都相信它们,他就有这信德的习性。从这个观点看来,在对象方面,一个人的信德大于一个人的信德,祇因为他明显地相信更多的事物,如同上面所讲的。
二、一个人必须将首位留给第一真理,这是属于信德本质的事。可是,在那些优先重视第一真理的人中间,有人比别人更加确实而忠诚地服从第一真理。这样,一个人的信德,就大于另一个人的信德。
三、认识原理的悟性,出自人的本性;而这本性是人人以相等方式都有的。至于信德,则来自恩宠的恩赐;而这恩赐,并非人人都一样多的,如同以前所讲过的。所以,二者不得相提并论。不过,一个人由于具有更大的悟性,可能比另一个人更认识原理的效能。
论信德
第六题论信德的原因
然后要讨论的,是信德的原因﹝参看第四题引言﹞。
关于这一点,可以提出两个问题:
一、信德是否由天主灌输给人。
二、不成形的信德是否也是天主的恩赐。
第一节信德是否由天主灌输给人
有关第一节,我们讨论如下:
质疑信德似乎不是由天主灌输给人的。因为:
一、奥斯定在论天主圣三卷十四﹝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异世魔王成长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五章 光辉之地 四十五〗地址https://m.888gp.org/88_8851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