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黄雀在后(2/3)
从他的身上找出绝处逢生的路子来。
张勋却自有打算,之前他是怕徐彦卓插手,所以一直静观其变。说实话,他对徐彦卓还是相当忌惮的。可是后来,他发现徐彦卓并无意插手黎元洪和段祺瑞二人之争,他的心思又活泛了。
对张勋来说,解散国会他是绝对赞成的,驱逐总统亦无不可,可是假若做这丙件事是为了拥护段祺瑞,他却不愿白费气力。张勋想利用府院之争,国会与内阁之争,造成复辟的机会。
张勋早已窥破了督军们的心理,对内阁问题、参战问题、复辟问题一切都无所谓,他们没有中心思想,只以个人权位及地盘为前提。
于是,张勋对黎元洪和段祺瑞玩起了两面手段,对双方均承诺要帮助他们。
黎元洪一直认为张勋本是督军中最不可理喻的人,现在他尚且肯就范,还有那个敢公然造反!同时,他又深信张勋的话说一不二,决非口是心非的人,所以黎元洪下了免去段祺瑞总理的最后决心。
督军团呈请解散国会,国会议员纷纷避居东交民巷和六国饭店,有钱的老百姓都纷 纷逃难到天津。
5月23日上午,已经辞职的外交总伍廷芳出人意料地到了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将三道总统命令发交印铸局发表。第一道命令是免去国务总理段祺瑞的职,特派伍廷芳暂代国务总理;第二道命令是派陆军部次张士钰暂代陆军总;第三道命令是 派王士珍为京津一带警备总司令。
5月23日下午,黎通电各省报告处理内阁问题的经过。
同一天,段祺瑞通电各省,控诉总统以非法手段免去他的国务总理, 不承认这个命令有效。电报末尾署名为“国务总理段祺瑞”,依然以在职的国务总理自居。
当北京城发生府院政潮和督军团要挟解散国会的时候,外间就传出清室复辟的谣言。 大家以为这只是一个谣言,实际,复辟不是一种谣言。复辟的主角正是张勋,他召集了部份督军到徐州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黎元洪和段祺瑞两人本来都是极看不起张勋的,但是当他们迫切需要外援的时候,就把张勋当作争相拉拢的对象。他们对张勋同样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以为张勋是一个不善于使用政治阴谋,不会玩弄两面手腕的爽直汉子,却未曾想到这个老粗却是以爽直的伪装,隐藏了狡狯的本质。在黎元洪和段祺瑞两人争相拉拢的时候,张勋对黎元洪说的是 一套,对段祺瑞说的是另外一套。他的目的是要利用黎元洪驱逐逐段祺瑞下台,然后利用督军团驱逐逐黎元洪而拥溥仪再登大位。
徐树铮代表段祺瑞到徐州参加了会议,张勋想从徐树铮的口中窥探段祺瑞对复辟的态杨度。
徐树铮自作主张地表示:“总理只求达到驱逐黎元洪的目的,一切手段在所不计。”
徐树铮是段祺瑞手下的第一红人,他既有此表示, 张勋就认为段也不会反对复辟了。
随后讨论到实行复辟的策略问题,张勋决定先由有关各省的督军宣布与北京政府脱离关系,要挟黎元洪解散国会,张勋暂时则不参加,并且伪装“调人”,从旁引诱黎接受督军团的要求,使黎元洪的声誉受到严重打击,然后加以驱逐,迎接溥仪复位。
实行复辟的决定由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签名为信。
5月24日,张勋根据会议所决定的策略,给黎元洪发了电报,以关怀黎的口吻暗示他愿意出面来担任黎元洪与督军团之间的调人。
黎元洪从来没有想到要与北洋派为敌,他的目的仅仅在于除去一个目无总统的段祺瑞。为了避免北洋派因免去段祺瑞而可能引起误解,他不止一次地请北洋派元老徐世昌继段祺瑞之后组织内阁,但是在天津的徐世昌则坚决不肯应命。
5月29日,倪嗣冲首先宣布安徽独立。随后浙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日之白眼狼】最新更新章节〖第647章 黄雀在后〗地址https://m.888gp.org/9_975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