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1/8)
北珠市,在辽安省的最南边,三面环海,景色怡人。
萧宸已经出席完了侯果毅和徐明月的婚礼,现在正在对辽安的招牌——“东北小香港”北珠市进行私人考察。他开着一辆银白色的帕萨特,在北珠市全城漫无目的地转悠,他开得不快,一路上眼光总是在街道两边到处搜寻,若不清楚他目的的人看了,定然以为他是闲来无事出来瞎逛,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是在对北珠市的市政综合建设做出评价,找出吴城的不足。
不光是在车上看,他还时不时下车,装作买报、买水、问路……只是为了了解北珠市民对北珠市委、市政斧的工作的满意程度如何。
“市长走了啊!”
每当萧宸故意挑起话头,说到侯东往在北珠市的某些事迹时,回答他的总是一声叹息,此刻他眼前的一位四十多岁的街边报摊小店的老板叹了口气,惋惜地说:“你才来北珠?那你错过了,前几天侯市长去辽都上任的时候,全市上千辆出租车自发地护送了他一路啊!那是几百里路啊,你说说……侯市长咋就调走了呢?”
萧宸默然了,慨然长叹。他哪里是才来北珠?他来北珠已经半个来月了,甚至还一时兴起,让侯叔叔给他安排了一下,参加了侯东往正式离职前往省城辽都的北珠告别会,全程听完了侯叔叔的告别讲话。
萧宸还记得当天的情形,侯叔叔——原北珠市委书记、市长侯东往,现任辽安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穿着他习惯的深蓝色厚夹克,面色沉肃地走入大会议室的情形。
萧宸回到车里,也不发动汽车,只是静静地回味侯叔叔在告别会上的讲话,他的话并不掉书袋,说得很朴质,很真实,也很深刻。
“今天在这里讲话,心情很不平静,因为和同志们工作了十多年,今天要画个句号,最后一次在干部大会上讲讲心里话。昨天晚上想了很多事儿,跟过电影一样,想起过去我们一块儿走过的路,一块儿开创的事业。
刚才,秋菊同志代表省委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有丰富的内涵和殷切的希望。既有对北珠过去工作的充分评价,又有对北珠未来的深切的期望、提出了许多非常现实的,符合北珠实际情况的要求。
这次组织上安排我到省里工作,是中央和省委的信任,也正像秋菊同志讲的,更重要的是中央对北珠工作,对北珠班子的肯定。也正因为如此,我特别感谢同志们所做的工作。我深深感觉到中央、政务院、省委、省政斧对北珠是关心的、信任的,在每一个关键的问题上,重要的时候,给我们非常及时的指导。
我35岁到金县,那时候的事我还记得很清楚,先是到省委组织部报到,由省委组织部同志从辽都送我到北珠,到北珠以后住在北珠饭店。我接触的第一个北珠的同志是计委副主任史邦好。当时,我跑到‘天百’买了一个大皮箱,就到金县了。十几年前的事,现在想起来,就跟昨天一样。我还记得买完皮箱一出来,对面有一个卖海鲜烧烤的在那喊‘不热乎不要钱。’这句北珠话,我的印象很深,十几年都忘不了这个小镜头。今年我已过了51岁,到7月份就是52岁了,在北珠整整16年。我觉得,一生中最难忘,最有意义,也最动感情的16年就是在北珠度过的,今后无论走到哪我都忘不了北珠。我跟一些同志讲,要讲感情,在地球仪上我最热爱、最喜欢的当然是华夏这块图了,在华夏的图上我最热爱的就是北珠。今后,我得把辽安加上。过去的16年,的的确确和北珠的同志们有不解之缘。我1988年进到北珠市内工作,1992年到政斧大楼,1999年又到市委大楼,是同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宦海龙腾】最新更新章节〖第043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地址https://m.888gp.org/14_1490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