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1988 (7)(2/14)

意在儿子那儿。看到儿子发了会儿傻后,上楼换了短袖长裤下来,又进去厕所,似乎要出门的样子。她候着儿子出来,就追着问:“老大,你去哪儿?”她可真怕儿子去戴家,没个完。

“去老王家看看。妈,晚饭别等我。”

“讨债去?这当儿去,别逼出人命。”

“我想逼也晚了。又不是我一个人损失,那么多老乡损失惨重,他们早都找老王家算帐了,还等我现在来?估计老王家肯定搬了。我去看看老王那家校办厂在不在。”

“你都一年没来几次的,就是要了校办厂也没办法啊。何况那房子还是人家学校的吧?”

“我去看看设备,搬了设备来也好。这回去小雷家,登峰厂正明厂长跟我说起想做配套产品,遍地开花建小厂,让我帮他留意着点,哪儿有好机会。如果老王的校办厂还在,我端给正明厂长去,也算是还个人情。不过老王那些脚踏冲床不值几个钱,可能也早被人瓜分了,我主要是去找以前给老王做模具的师傅,正明厂长缺的是师傅。”

“这话是正经。别喝多了回来,晚上还得做作业。”

杨巡答应着,告别忙忙碌碌的老娘出去。看儿子骑上摩托车远去,杨母却反而放下手中的活计,坐在灶间板凳上默默垂泪。刚才她都没太抚慰老大,并不是她心肠硬,儿子出事,她做娘的怎能不心疼。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丈夫去得早,她一个人拉扯四个儿女,太艰苦。她不得不逼着大儿子小小年纪闯世界,帮她一起扛起这个家。她不能让大儿子在她的疼惜下变得软弱。她知道老大的委屈,为了养家不得不辍学,最先卖馒头时候没自行车,没几天肩膀就挑岀老茧。不说别的,大儿子硬是比下面已经发育的老二老三长得矮,那是因为老大吃的苦最多,吃的饭菜却是最差。她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后悔当初慢待戴娇凤,当初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老大过几天爽心日子该多好,她不该还挤迫着戴娇凤以逼儿子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好歹也让老大享几天福。她现在只有在心底暗暗发誓,往后一定要替儿子物色个最好的对象。

雷东宝倒是没想到杨巡是个有不错良心的人,听着杨巡和正明一起跟他介绍办配套电器开关厂的事,再听杨巡说起他在这两天说服两个在大集体厂工作的制模老师傅和电工师傅心甘情愿来小雷家落户,还有正明如今能照着宋运辉的思路,轻车熟路地给出预算报告,他大笔一挥,答应实施。

这是他参观了大丘庄,回来火车上想出的主意。在一顿忙碌,送小雷家子弟上了大学后,他开始推行他的计划。他想,一个村子就跟一个大家子一样,下面小的们如果都只知道伸着手问他这个家长要钱要物,势必不懂钱粮艰难,只知道狮子大开口。他不给的话,小的们还有怨气。不如他放权,让他们自己支配这些年挣的利润。他们挣多,也能支配得多,既可以鼓励他们想方设法提高利润的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因此知道钱来得不易,精打细算着花用。再说,这回涨价,现在虽然有些平静下来,可他们还是挣了个肚儿圆,差不多把银行的贷款还了。正好可以放手让下面几个厂自主决定究竟因地制宜地上什么项目。他呢?他瞪大眼睛管着他们不许耍滑,而且,他当然会帮他们从银行解决资金问题,他又不会丢下他们不管,他还是这个大家子的大家长。

他这个主意拿出来,雷士根第一个反对。雷士根觉得这样放权太多,哪天又会岀老书记这样的问题。雷东宝说雷士根算得精,放不开。现在照着宋运辉说的成本核算办法做了,各家厂能获得多少毛利,基本能知道个**不离十。正明忠富红伟敢有个三心二意,他宁可关了厂也要撤了他们,他们放着铁打的饭碗不好好守着,敢胡作非为吗?现在与以前又不一样了。

雷士根总是提心吊胆的,不等雷东宝说,他先苦苦想出对策,把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江东去】最新更新章节〖第一部 1988 (7)〗地址https://m.888gp.org/201_2010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