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1988 (7)(3/14)
管着的原先侧重结算功能的村财务组做一下结构性调整,改为结算和审计并重。搞得雷东宝哭笑不得。雷东宝虽然笑雷士根过于小心,可没干涉,这是雷士根分管的事,他充分信任雷士根,没什么大事时候绝不插手。
他还等着雷士根很不情愿地答应了,才召集其他村干部,和三个厂的主管领导们开会,推出决议。他在会上一言九鼎,几乎不容大家赞同或是反对,他说,这办法很好,而且不是说理论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吗?大丘庄的实践证明这办法管用,管用就得加紧做起来,吃屎也得抢着趁热的,别等人家都学了大丘庄,小雷家才干,小雷家要跑在全国前面,最起码,也得跑在全市全省前面,全县,那是说都不用说。他说,他决定了。
办法一推行,果然红伟忠富正明三个不再缠着他提出大得没边儿的设想,红伟几乎是不到三天就拿出方案,打算上水泥电线杆。忠富也不久就决定,先发展沼气这个一本万利的项目,同时后山种毛竹雷竹等产笋竹类,平地建起蔬菜大棚,结合山上已经种植的果树,以万头养猪场的猪粪为依靠,做强小雷家的特色农业。忠富这人喜爱农牧业,会动脑筋爱摸索,再加几年下来,养猪场挣的钱不少,农业的投入又没大工业那么大,划到他手里的钱够他支配。他的计划很快得到雷东宝批准,其实雷东宝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可行,但他选择相信自己委任的人,首先相信忠富这个人执拗坚定的人品,其次相信忠富一向表现不错的头脑。
拿到钱,忠富就动手干了起来。
雷正明可就不敢再提他原先的计划,他的登峰厂虽然这几年也挣了不少钱,可比起他提出的项目来,简直是微不足道。他只有收回鸿鹄之志,有些委屈地寻找比较可行的项目。他不耻下问,找那些问他进货的生意人讨主意,那些进货人都是杨巡一样走南闯北的人,见多识广,又是同一个圈子,大家各有好招。雷正明决定先上一个杨巡建议的电器厂试试,没想到杨巡不声不响就替他解决了关键技术人员,他很是感激,特批先把火热滚烫做出来的产品交给杨巡带走北上,此后对杨巡更是另眼相待。
宋运辉与雷东宝常常电话来往,也知道小雷家最近的大措施,对于这回的改变他没一处插手,他又是替雷东宝他们高兴,说明他们毕竟是进步了,放开眼光了,自我摸索岀一套前进路子了。可是,他心中还是有一些些失落,小雷家已经不需要他了。这是不是同时也反证了他最近不进则退,思维已经赶不上小雷家的发展了?他这一些些的失落,却是让他心烦好几天。他竟然落后了。他不能接受这一事实。
可是,他无处着力。闵虽然恢复上班,可最近不大走出办公室,没一个月前发号施令的劲头。而水书记一点不怕累着,来来往往穿梭于金州北京,有两次,闵也一起跟去,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宋运辉估计闵是去部里灭火,而水是去部里继续做戏,甚至,可能捞取什么好处吧。但是,水书记还能捞取多少好处了?宋运辉想不明白,水书记不到一年就要退休了啊。
也当然,水和闵都没时间主动搭理他的事。他曾经在遇见闵的时候特意提起,虽然没说得太明,怕闵跳脚。但他还是向闵明确指出,他若是因此而无法调动,将对闵更加不利,毫无疑问,会被挪为分权的重要棋子。闵当时也肯定这一说法,但是,宋运辉看到闵疲于应对已经传到部里的绯闻,很是怀疑,闵还有没有心力考虑他的事情,毕竟,他的事还不是火烧眉毛般的急迫。
但是,从北京回来的水书记却先找到了他。国庆才过,天气转向凉爽,水书记找他单独谈话的时候,紧闭了所有门窗。
水书记把一份红头文件复印件递给宋运辉,严肃地道:“你仔细看看这份文件,仔细思考一下你的出路。我爱惜你的才华,可我也不可能一而再地挽留你。看了文件后,你自己看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江东去】最新更新章节〖第一部 1988 (7)〗地址https://m.888gp.org/201_2010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