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手的细节,也决定成败(2/6)

如果你在说话,听者面部带着虚假的笑容,目光游离,则表明他对你的谈话内容产生怀疑,或有抵触情绪。这时,作为一个好的沟通者,就会从他这一体态中捕捉到负面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或语气语调。

3.说话时用手抓耳朵

俗话说“非礼勿听”,就是想防止不好的事情被传进耳朵的意思。譬如,小孩子不想听父母的唠叨时,就用双手掩住耳朵。而成年人听人讲话时的抓耳朵动作就是从这种儿时的动作演变而来的。只不过更具隐蔽性罢了,当有人面对你有这种动作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与用手抓耳朵类似的动作还有摩擦耳背、用手掏耳朵、拉耳垂等,都表示听话的人已经听够了、不想再听,或是想由聆听变为讲话的意思。有时,拉耳垂也表达内心的某些不安,并对对方的话题感到厌烦,有想要阻止对方谈话的意思。

4.说话时用手搔脖子

人们在说谎时,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而必须用揉或抓来缓解。也有的观点认为,说谎的人在感到对方怀疑时,脖子往往会冒汗。当某人的话与事实不符时,这种表现会特别明显。对这种姿势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很有趣的一个规律:人们由于内心的异动,而驱使手去搔脖子时,每次大约搔5下,很少超过或少于5下的。这种姿势表示人们对所面对的事情有所怀疑或不肯定。做出这种动作的人常会伴有“我不能肯定我是否同意”之类的话。

当有人向你说:“我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之类的话时,如果同时伴有用一只手的食指搔抓耳部下方或脖子的一侧,他此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则是“我难以理解你的想法”。也就是说,他口头上向你传递的是一种正面信息,而他的体态语言则传递一种负面信息,这种负面信息表示怀疑或不肯定。这时就要避免轻信他的话。

5.说话时用手拉衣领

一个人在愤怒或沮丧时也会拉一拉衣领,好让脖子透透气。如果你看到对方使用此动作,就意味着他可能对你的表现和举动并不满意。

但是,并非谈话中出现了上述动作的人都是在撒谎,有时候人们的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比如偶尔摸一下脖子,也许只是因为那个部位发痒而已。

所以,在日常观察他人体态语言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辨。因为发痒而摸鼻子与受异常心理暗示而摸鼻子之间,是有明显差别的,凭感觉是能感觉出来的。比如,人们在搔痒时一般都比较用力,而下意识的动作却是敷衍了事,不自然。

行为心理学家戴斯蒙·莫里斯博士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人在说谎的时候,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由于难以忍受,而必须用揉或搔抓来舒解。这是一种本能的自动反应,不是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他的这一发现,对为什么有人在说谎时,或怀疑被别人戳穿时拉衣领,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某些关键场合的交谈中,如果你看到对方下意识地使用拉衣领的姿势,只要问他:“请你再说一遍,好吗?”或“请你再讲清楚一点,好吗?”如果对方说的是谎言,在接下来的重复回答中会出现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进而再注意观察对方的神态,对方是不是在撒谎,会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如果对方是因愤怒或沮丧,你的及时插话,会使对方感觉你善解人意,同时还会帮他缓解一下负面的情绪。

6.咬手指

我们经常会看到,在一些场合中有人有意无意地咬自己的食指,或者眼镜腿、笔之类的东西,这种体态又是暗示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咬手指也代表一种思考前面叙述的手嘴动作都与说谎有关,不自觉地咬东西则暗示的是此时内心缺少安全感,想得到的是理解和肯定。也许此时他什么也没有说,但这种体态里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心理学与读心术】最新更新章节〖第19章 手的细节,也决定成败〗地址https://m.888gp.org/242_2420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