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棺材湾里的白鳝(3/4)
形同热锅上的蚂蚁!
大山里的苗人很是质朴,见到大城市来的干部有了困难,倒也是踊跃个个都打算伸以援手,要跟赖教授去棺材湾抓白鳝,这情形让饱受世态炎凉的赖教授很是感怀,此刻村民全部都吃完了晚饭,个个手持牛油火把都集中在了村子的晒谷坪上,将不大的晒谷坪映照的通亮!
此刻,村里的法师出来说话了,就是先前为鸣镝收惊的那个法师,大名叫麻三赶,像是法师这样的神职,有时候比这村子里的村长还有有权威,村长问人事,而法师侍鬼神,而这样的神职都是世袭的,也就是说由父传子,子传孙,世代延绵不绝,当然传承下来的也不仅仅是法师这一称谓,更多的是法术秘诀符录斋醮等等。
这麻三赶还真对得起这个名字,在村民牛油火把的映照下,脸上星星点点,麻麻坑坑的,他站在高处清了清嗓子道:“这棺材湾里阴气太重,不是所有的人都去的!”然后这麻三赶顿了顿,向着人群张望了一阵,只见他用手中的骨杖向人群中指了指道:“龙驼,就你跟我去!连夜过去速去速回!”
这个所谓的龙驼就是赖教授寄居人家的儿子,龙姓家族是村里的赶尸世家,双亲已经年迈,只有一个过继来的驼背儿子,大家都叫他龙驼,真名字大家都似乎忘却了!
与世代相传的法师位一样都是传男不传女的,但是与法师是代代相传不同的是,这赶尸却是要隔代单传,如果没有直系的亲属,也要过继儿子或者认一个干儿子来继承自己的衣钵,一般而言,从事这赶尸的营生形同蟹壳脸在南洋养小鬼秘术一般,都摆脱不了贫夭孤的结局,而且阴气太重,被村人视作不祥人,所以龙家一直孤伶伶的住在冷清的村西头,也是隔代单传的原因所在,怕绝后呀!
其实,在湘西的十万大山中,,常年奔波着很多的行商走卒,南方瘴气横行,暴病猝死或遇到了剪径的强盗被害去了性命也时有难免,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而中国人素来就有落叶归根的传统,于是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就这样赶尸人也就应运而生了。
那龙驼当年也就二十四五岁,面目极丑,在村里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早就为人父母了,可鉴于龙驼的特殊身份,再加上驼背,也没有媒人前来提亲,收养自己的双亲虽然年迈,但是还能下地劳作,龙驼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龙驼也是方圆几十里地出了名的赶尸匠,只要平时有陌生人进到村里对他说:“师傅,请你去走脚”或“走一回脚”,龙驼就二话不说,抄起辰州符记下亡者的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纳入怀里,然后穿着一双草鞋,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腰包再藏着一包符录就上路了!
到了义庄,起了尸体星夜兼程,到了目的地,早就有人告知苦主家设置好灵堂,死者入棺前,需以朱砂点其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板心等七窍连同耳、鼻、口诸处,以图封其七魄三魂。
为死者挖好坟墓后,还要以朱砂撒在底部,意为镇“老屋场”,其实这也是起来镇压作用的,这里离辰州很近,所产的朱砂都是上品,朱砂形同鲜血,而血与气是鬼神所不具,用之镇压效果尤佳!
但是据说“辰州符”赶尸的地域范围往北只到朗州(常德)不能过洞庭湖,向东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传说,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即使老法师也赶不动那些僵尸了。
其实这跟道家有很大的渊源,同先前遇到的邵瞎子一样,从事的职业也属于“五术”﹝山、医、卜、命、相﹞中的“山术”范围内,算是道家的旁门左道!
在搞运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换魂笔记】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四章 :棺材湾里的白鳝〗地址https://m.888gp.org/244_244055/13.html